|
|
潘复生,材料科学家,浙江兰溪人,1962年7月生,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轻金属研究院院长,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973”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镁协副会长,重庆市材料学会理事长。
1982年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在重庆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是日本千叶大学客座科学家,英国伦敦大学访问教授。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委员,波兰“世界材料和制造科学院”指导委员会成员,《功能材料》编委会副主任,欧洲两个材料类国际刊物的编委,化学工业出版社“轻合金材料”丛书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镁协副会长,重庆市材料学会理事长。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是第一届和第二届中英先进材料研讨会和第三届中欧材料研讨会的中方主席,第三届国际镁会议主席;连续几年是国际上几大国际镁合金会议(如德国国际镁合金会议、俄罗斯国际镁合金会议等)的国际委员会成员。
30多年来,共负责重要科研项目30多项;博士后8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多名;在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著作9本(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3部),在Acta Mater.、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技奖励15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四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负责创建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该研究中心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的镁研究中心之一。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重庆市“十杰青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重庆市“十佳留学回国人员”,重庆市“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潘复生重点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第二相控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工作强调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结合,强调材料潜力的发挥和加工过程的优化。以镁合金、铝合金等为主要研究材料,在“化合物相变细化”新理论、“材料基体纯化”新工艺、“分离和合成一体化”短流程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一、揭示了铝合金中的新相变反应,自主开发了能有效细化第二相的新工艺技术和纯化基体的新工艺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通过系统研究铝合金在制备和加工中(AlFeSi)化合物和稀土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发现并揭示了在凝固中形成的初生化合物在后续加工过程的相变反应。开发成功了能有效细化铝合金中初生第二相的新工艺技术;揭示了中温温度范围内和最佳固溶贫化点相联系的“基体纯净化”规律,开发成功了能有效纯化铝合金基体的新工艺方法,明显降低了基体中杂质元素Si、Fe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了高性能铝箔产品对原材料纯度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铝箔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发展了初生化合物改性的新工艺,揭示了超高强铝合金中晶界化合物的破断机理,实现了多重多元析出相的合理控制,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综合强韧性。研究成果已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以该成果为主的专著《铝箔材料》于2005年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突破了镁合金制备加工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难题,为镁合金工程化应用建立了若干技术基础镁合金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绿色金属材料之一,在缓解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等方面有巨大发展潜力。通过负责承担国家级相关项目,他负责的研究队伍确定了典型成分和工艺下重要镁合金体系中合金相的形成规律,提出了合金相控制措施;建立了用于合金开发和工艺优化的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突破了高品质镁合金铸件生产的若干关键技术,发展了一批高性能镁合金新材料;发明了提高镁型材塑性的挤压新工艺,挤压速度比国内外现有水平提高1倍以上。应用开发的新工艺,挤压出了世界上规格最大的大型中空型材。他负责的研究团队已实现了镁合金在200多万辆摩托车和7万辆汽车上的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变形镁合金方面的第一本专著《高性能镁合金及加工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揭示了高速钢中硅对复杂多元第二相转变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工程化应用,为含硅高速钢的发展建立了理论基础研究工作把高速钢制备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多元反应(M2C→ M6C+MC和M3C→MC)作为研究突破口,对硅在高速钢的行为进行了国内外最系统的研究。揭示了M6C碳化物的稳定性与硅含量及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证实了(M,Si)6C碳化物的成分组成和稳定性是硅影响材料加工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M2C碳化物的分解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的新工艺过程既可以成功实现粗大碳化物M2C的无变形细化,也可以有效调整基体的化学成分及强化相的析出量,从而使长期作为杂质元素并加以限制的硅成为低钨高速钢中一个有益的元素,大幅度减少了贵重元素(W,Mo等)的用量,突破了长期以来对硅含量的严格控制。理论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应用成果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四、以反应合成中亚稳第二相的转变为控制重点,成功地发展了多种低成本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反应合成新技术以第二相反应为核心,提出了金属/陶瓷润湿的新模型。通过多相反应的控制,成功发展了一种“分离和合成一体化”的低成本短流程合成技术,使碳氮化钛粉和金属/ 碳氮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大幅度降低。和合作者共同发展了一种用常规铸造方法在金属部件表面获得具有良好润湿性的金属/陶瓷浸渗复合新技术,使金属与陶瓷第二相颗粒之间发生反应复合,产品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已出版《碳氮化钛及其复合材料的反应合成》专著一部。部分应用成果已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