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以岭,194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故城,1982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1982~1992年河北省中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96年后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2004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创新药物研究,以“络病证治”为指导,基于临床有效性进行新药组方研究,研制出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国家专利新药,取得显著疗效;建立虫类药超微粉碎共性技术平台及质控标准,推动中药现代化;建立对临床难治性疾病辨证治疗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络病证治”方法,创立“络病学”中医新学科。
一、研制治疗冠心病新药通心络,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保护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首先运用“络病证治”方法探讨冠心病中医病机与治疗,提出“络脉绌急”病机认识并率先将搜风解痉药用于冠心病治疗,研制出通心络用于冠心病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尤其在急性心梗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及心肌保护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合作,临床研究将112例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通心络+西药组和单纯西药组,2DE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恢复率显示:6个月疗程后通心络+西药组总恢复率为70.0%,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51.7%(P<0.01),也明显高于美国Elhendy报道的52.0%,恢复高峰时间明显提前。实验显示通心络保护心肌的核心机制是梗塞区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保护:明显升高AMI小型猪血浆与心肌NO,减少缺血区微血管EC脱落和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优于西药卡维地洛、缬沙坦、抵克力得+阿斯匹林对照组(P<0.05,0.01),上调EC连接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保护微血管内皮完整性,通心络缩小心肌无再流范围呈现剂量相关性,减少心肌无再流,缩小心梗面积。进一步实验证实通心络保护微血管的主要作用在于EC保护:提高EC耐缺氧关键因子——HIF蛋白表达;通过激活AMPK介导的硫氧还蛋白抗氧化系统,抑制凋亡EC细胞核DNA分裂的最后步骤——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升高,从而减少软脂酸(PA)诱导的EC凋亡;通过微血管EC介导的缺血组织保护,促进AMI再灌注晚期梗死区心肌eNOS3 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NOS抑制剂可抵消通心络减少梗死和无再流面积作用,提示介导EC NO生成是通心络保护心肌及减少无再流的关键机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研制心律失常专利新药参松养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取得突破进展
提出“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探讨心律失常“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特点和用药规律,研制出国家新药参松养心胶囊。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与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国内医学期刊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31篇(3013例),其中参松养心1609例,西药组1404例,临床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合并效应量检验均P<0.01,参松养心1221例未见心脏不良反应,西药组为5.38%60例。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为组长医院1476例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显示:对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的缓慢性(病窦、慢快综合征)心律失常以24h Holter平均心室率变化作为治疗终点,总有效率为63.5%,平均提高患者心室率7.15次/min(P<0.001),特别是心室率<45次/min患者平均提高10.75次/min(P<0.05);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24h Holter室早次数参松养心组总有效率74.2%,优于安慰剂28.9%,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参松养心总有效率65.8%,优于西药慢心律50.7%,P<0.001;治疗阵发性房颤总疗效与心律平无差异。实验研究证实:对心肌细胞Na+、K+、Ca 2+多离子通道均有阻滞作用,且可缩短窦房传导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以及心房、房室结和心室的不应期,调节自主神经,从电生理水平阐明该药“整合调节”的作用机制。获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建立虫类药超微粉碎共性技术平台及粒度质控标准,推动中药现代化
通过虫类药超微粉不同粒径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研究,首次建立虫类药超微粉在中成药中的粒度质控标准及检测方法;解决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中颗粒团聚、热量聚集、蛋白变性、水分释放黏结等技术难点,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超微粉碎、超细分级、气固分离、移湿移热为核心技术的超微粉碎传输系统,首次创立常温、常压、连续、节能、粒度可控的虫类药超微粉碎共性技术平台。将上述创新技术应用于通心络中5种虫类药超微粉工艺提升,经SFDA批准成为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含虫类药超微粉中成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对推动1000余种含虫类药中成药工艺提升和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被批准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四、建立“络病证治”方法,创立《络病学》中医新学科,主持“973”项目
继承前人络病论述及用药经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探讨辨证用药规律,并通过3469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原始症状的无监督分析,建立脉络病变辨证诊断标准,初步形成“络病证治”方法,为临床心血管病中医辨证治疗用药提供新途径和方法,为中药原创性组方研究提供新思路。创建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北京、上海、广东等多省市建立络病专委会;主编《络病学》专著,《络病学》教材在全国20余家高校开课受到好评;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国外发行Collateral Disease Theory in Practice;建立河北省络病重点实验室;主持4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创立《络病学》中医新学科。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提出“营卫承制调平”假说并建立数学模型,阐明通络药物干预血管病变“病、证、法、药”关联性的科学内涵,揭示络气郁滞或虚滞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生理基础及代谢组学特征,对中年人因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的心脑血管病“过劳死”的早期防治与药物研究具有积极指导价值。
研发国家准字号新药6项、获发明专利17项,通心络、参松养心均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医保品种,其中通心络载入2005年药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长特别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承担“973”、“863”专项、“十五”攻关、国际合作等国家重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创新首席专家、省优秀中医院长、省十二大名中医、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等荣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