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

        孙逢春,195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湖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1984年9月,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读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9月~1989年6月在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于1987年8月~1989年5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在车辆工程研究所从事车辆动力学和轮胎动力学研究,1989年回国并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参加工作并从事车辆动力学、电动车辆方向的研究工作,历任车辆工程学院振动实验室主任,国防科工委—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主任,1997年~2002年,先后任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2002年9月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1994年以来,先后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入选我国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北京市政府第七、第八和第九届政府顾问,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重大产业化专项首席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理事、《兵工学报》常务编委,中国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电动汽车大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首届中日韩电动车辆大会执行主席。 
        孙逢春教授长期从事车辆动力学研究和电动车辆研究与开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特种电动车辆重大专项的研究开发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一、电动车辆动力驱动系统 
提出了驱动电机续流增磁控制理论和方法。续流增磁稀土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将电机设计成为无槽结构,把电机增磁绕组接入控制续流回路中,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能自动进行增磁或弱磁控制的驱动 电机及其控制器,该理论和方法具有原创性,其输出特性符合电动车辆对动力的需求;系统额定效率达92.4%、高效转速工作范围达全转速范围的84.5%。该动力驱动控制系统被应用到多种电动车辆上,车辆起步加速和爬坡电流降低近50%,动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同类系统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二、电动客车系统集成与关键技术创新 
        孙逢春教授研制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客车,取得了电动客车产业化集成创新及关键技术成果,包括电动客车虚拟开发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匹配与标定、整车控制和电池成组应用与安全等技术平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体系;动力电池成组应用研究开发了模块化封装、能量管理、热管理、自动快速插接、防水防尘、安全防护、专用电动化低地板底盘等技术,并解决了与无轨电车弓网兼容的电电混合的二次绝缘与用电体制关键技术。利用该成果所开发的电动客车达到城市客车最高的超二级标准相关要求,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指标具有国际领先性。在国际电动汽车大赛中能耗最低并获奖杯,是首批获得国家电动汽车公告的产品。 
        电动客车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先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和分散式快速更换方案,动力电池箱系统动力母线和电池单元状态采用冗余检测、分级保护等多项结构安全和电气安全技术,采用标准化封装电池系统,实现了在电池箱快速更换过程中动力线、通讯线同步自动插接,动力插接件插接后接触电阻<0.1 mΩ(额定电流100A)。该车还应用了无离合器三挡机械自动变速(AMT)电驱动系统、卧式电动涡旋式压缩机一体化冷暖空调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件。 
        电动客车已经在北京示范运行近5年,产生了重要的节能减排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国内影响,2005年国际电动汽车协会授予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奖(全球3个城市获奖)。 
        北京2008年将在奥运中心区建立零排放区域,电动客车被奥组委选定为奥运中心区专用车型,将规模应用该成果生产的电动客车。充分展示我国节能减排的高科技成果,体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 
        三、混合动力电传动特种车辆集成及关键技术 
        孙逢春教授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混合动力电传动特种履带式越野车辆,提出了混合动力特种车辆电传动系统集成方案,将多项关键技术综合运用于电传动系统,建立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得了系统优化匹配参数、控制规律及方法。实现了电传动系统一体化、模块化和网络化的机电耦合方案。提出了双电机独立驱动的动力分配协调控制策略与方法,建立了协调控制模型。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制了包含“调节转速”与“调节转矩”两种动力分配协调控制策略的动力分配综合控制器(PDU)。建立了系统能量平衡控制模型,形成了电传动系统多能源融合、匹配、能量平衡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动力电池组SOC神经模糊预测算法,研制出动力电池组分布式管理系统。针对电传动系统高低温热源部件同舱工作的特点,冷却系统采用高低温热源部件分别冷却、关联式双排风道和短风道强化散热等方法,形成了高温机械与低温电子部件同舱冷却散热技术。 
        提出了大功率交流驱动控制系统采用过饱和、非线性及状态参数模糊优化等控制方法,解决了直流母线电压大范围波动下的系统控制稳定性问题;系统动态实时优化控制模型,使从驱动到制动的过渡时间仅为15ms;在车辆以任意半径转向时,克服了内外侧电机制动与驱动力矩自动跟踪的技术难题。 
        该成果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已列入国家重点装备研制开发计划。 
        孙逢春教授还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GM中国科技成就奖二等奖, 2005年百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奖” ,申报发明专利34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2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电动车辆等有关方面的著作9部,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8名。 
        孙逢春教授还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知识型先进个人、北京市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