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世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1年出生于重庆市。1963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68年起在邮电部第四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1994~1997年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95~1998年任北京信威公司董事长,2002~2004年任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委委员,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TDSCDMA产业联盟首席技术顾问,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十余年来,李世鹤一直在移动通信技术和产品开发领域不懈努力,曾主持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移动通信手持机(900MHz频段,TACS标准),1992年通过邮电部鉴定,于1993年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1994年夏天起,在跟踪研究国际上刚出现的CDMA移动通信技术时,和我国在美留学生陈卫、徐广涵等人讨论了在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上进行创新、如何超越美国CDMA技术的问题。经过1年预研,于1995年共同提出SCDMA无线接入技术,并以无线用户环路系统为起点,将此技术实用化。此项目获得邮电部和国家计委大力支持并列为“九五”计划进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名称: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1995~1997年主持研究开发SCDMA WLL系统,于1997年底通过国家鉴定。该系统是国际上第一个使用智能天线、同步CDMA并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的地面无线通信系统,鉴定结论为这是我国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在国际上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系统。1998年起,产品已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1999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邮电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世鹤最主要的成果和贡献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和产品开发方面:在上述成功的基础上,时逢国际电联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的机遇。国际电联将对征集的建议进行评估和融合,以形成21世纪使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由于标准是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是知识产权的集中体现,各国、各大公司之间为此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从1998年初,李世鹤负责起草我国提交的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建议,于1998年6月,经国内专家评审和信息产业部领导批准代表我国向国际电联提交。提交后一年多时间内继续进行技术研究和计算机仿真,不断完善和充实,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规范(共19分册)。此TDSCDMA标准终于在2000年5月ITU-R全会上通过成为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入技术三个主流标准之一;2001年3月也被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组织)接纳,并写入R4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在重要的标准上取得如此地位,这是我国百年电信史上的第一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各种技术中,由于TD-SCDMA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等多项先进技术,较另外的两个标准,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更适合移动数据业务,获得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认可。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2003年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负责起草和完善标准的同时,从1999年起,承担主持开发全套TDSCDMA系统设备样机的任务,2002年已完成设备初样试制和进入现场实验,此项目已被两院院士评为2002年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目前已有数十家国内外企业投入TDSCDMA产品开发与生产,形成了从芯片、手机、基站到交换机等的TDSCDMA完整的产业链。2006年在国家支持下TDSCDMA在北京、青岛等5座城市建设规模试验网获得成功;2007年又在10座奥运城市建设大规模试验网,2008年将投入商用,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G网络。在移动通信高技术领域,我国的技术和产品终于站起来了。
李世鹤学风严谨、求实认真、勇于创新,共出版4部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从1984年起,共培养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博士后数名,多数已成长为科研开发骨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