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刘峰,196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硕士学位。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刘峰同志多年从事航空救生专业科研工作,组织、参加并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为我国航空救生装备的技术的发展发挥了作用;其研究成果在我国军用飞机上推广应用数千架次,装备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成功营救数十名飞行员,取得了重大军事和经济效益,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多次参加重大飞行事故的检查,发现了重大故障隐患,为保障飞行安全做出了贡献。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获“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发明创业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协七大代表和中共十六大代表。
刘峰同志在国内首次提出建设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议和实施方案,被纳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作为航空救生专家,在中美撞机事件中飞行员王伟弹射跳伞牺牲后,刘峰认识到:在今后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飞行员所面临的不仅是怎样安全地离开失事飞机,关键是跳伞后如何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能生存、求救;而地面部队亟待加强的,是如何迅捷、安全地确定飞行员的准确位置,组织实施营救。为此,他提出了建立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中央首长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批示“我国空军、海军的救生设备究竟怎样,要认真作点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总得有个逐步解决的方案。培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为建成我国航空救生体系,刘峰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被纳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江泽民同志指示“这件事一定要大力协同,抓紧如期完成”。该工程经过数万科研人员5年多的团结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系统研究了我国航空救生组织体系建设方案,组建了航空搜救部队,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航空救生组织体系空白;研制了固定翼搜索引导飞机、搜救直升机、指挥救援车等大型搜救装备,填补了我国航空搜救装备的空白,构成了我国的搜索营救装备体系;对数千架战斗机救生装备技术改造,实现了技术跨越,使我国数千架飞机弹射救生装备性能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现役救生装备水平;研制了多项飞行员防护装具,总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工程是我国首次对航空救生体系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刘峰同志为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