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和

        张恩和,我国知名航空发动机师,1939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63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至1983年赴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做访问学者。1991年晋升研究员。1984年起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至今,1987年担任太行发动机行政副总指挥,1991年底任总设计师。现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2001年起担任国防科工委航空动力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恩和研究员长期工作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线,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试验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程经验,为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5~1991年任总设计师,主持国家重点民机——运七飞机用涡浆5E发动机的“改善经济型工程”的技术工作。通过与美国GE公司合作,实现了降低燃油消耗率9.4%的工程目标,并取得中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投入航线使用,使每架飞机年节约燃油几十万元。担任某型发动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台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这一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到涡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该发动机综合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达到了国外第三代主战飞机用发动机的先进水平。 
        在太行发动机研制中,张恩和的主要贡献是: 
        1他主动建议用该发动机组装某飞机,得到中央军委领导的批准,为歼某、歼某系列飞机动力国内自主保障奠定了基础。由于国产发动机比俄发动机外廓尺寸大,在他亲自主持下,解决了发动机滑油箱、总燃油滤、喷口加力调节器、加力扩散器后安装边超限以及尾喷口与飞机间隙小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发动机进—出口与飞机之间安装形式、发动机与飞机的安装交点与俄制发动机一致的目标。在著名飞机专家顾诵芬、李明的帮助下,他解决了发动机流量与飞机进气道不匹配的难题。仅用一个批次的发动机成功地实现了调整装机对象并按计划完成科研试飞。发动机科研试飞的完成,不但提前考核了发动机装某飞机的功能、性能,暴露了问题、降低了研制风险,还加快了研制进度,增加了研制信心。 
        2他带领技术人员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 
在发动机研制中出现许多重大关键技术,成为新机研制的拦路虎。发动机性能达标后,涡轮后支点滑油回油温度高成了发动机累积寿命试车的障碍。他亲自带领技术人员攻关,并提出用“轴心通风”代 替“自由通风”和采用高压压气机二级引气进行滑油封严等措施将故障排除。在高压压气机前滚珠轴承故障处理中,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滑油供油不足是引起故障主要原因的判断,并提出增 加“侧喷”滑油的排故措施,使故障得到解决。 
在解决整机振动大、高空小表速转速不跟随、高温天气起动困难和空中异常响声等问题时,他在国内有关单位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纳正确意见,制定出具体改进技术方案,使问题得到解决。 
发动机超重是发动机研制中的一个重大技术关键。他亲自抓减重,许多减重措施都是他提出的。在他的努力下,使定型批发动机重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3.勇于创新,大胆采用先进技术 
采用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采用带可变弯度导向叶片的进气机匣技术、复合倾斜弯扭低压涡轮叶片设计技术、全程无级可调收敛—扩散超声速喷口设计技术、高比强——高 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外涵机匣设计技术等;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制了发动机机械—液压燃油调节系统。在材料工艺上,采用钛合金整体铸造中介机匣、高比强——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超塑成型— 扩散连接工艺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促进了我国相关基础工业的发展,为我国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4.提出发动机改型方案,并实现了整机验证试验 
该改型发动机是大型军用运输机用发动机先期验证平台。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对俄合作成果,形成整机验证平台技术方案。他在刘大响院士的大力支持下,通过APTD项目形成整机验证平台,并进行了整机验证试车。在高压转速达到100%的情况下整机推力达到预期指标。该方案的整机试车不但验证了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许多技术,提高了研制队伍的技术水平,而且为大型军用运输机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大飞机动力的国家立项。
        张恩和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第二届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获中国一航“航空报国科技尖兵”和“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获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一项。荣获国防科工委2005年度重点型号研制一等功,四次荣立部级一等功。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