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庆

        唐敖庆,著名化学家、教育家,1915年生于江苏。吉林大学名誉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46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49年11月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1月他回国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9月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任教授,与蔡镏生教授等共同创建化学系,后相继任副校长(1956年)、校长(1978-1986年)、名誉校长(1986年至今)。1986年2月他创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首届委员会主任(1986-1991年)。他曾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1-1992年),第一届、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第二十一届、第二十三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唐敖庆回国40多年来,最突出的贡献是以其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建立了理论化学学科,是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他4次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其中有两次获得一等奖。并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化学奖。唐敖庆共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和桥镇的一个贫苦家庭,依靠父亲一边种田一边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杂货铺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维持全家生活。唐敖庆早在初中学习期间,就显示出是一名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少年,深得老师的赏识。但因家庭困境,无力升人高中,只好考入免费的无锡师范学校。为了积攒够上大学第一年的费用,唐敖庆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先到宜兴县官林镇凌霞小学任教。1936年暑期,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可是好景不长,在北京大学学习不到一年,日寇在芦沟桥挑起事端,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学校被迫南迁,唐敖庆辗转数千里,先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938年参加步行团,随临时大学到达昆明,学校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唐敖庆毕业留校任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敖庆和李政道、朱光亚、王瑞耽、孙本旺等年轻学者,作为助手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于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唐敖庆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11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1950年初回国。
        1950年2月,唐敖庆被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半年后提升为教授。1952年调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任教授,1956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78年任吉林大学校长,1986年初调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1991年任期到届,任名誉主任)并兼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
        1955年唐敖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1—1992年);1981年8月,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曾任第一届、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第二十一届、第二十三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1958年6月唐敖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唐敖庆回国40多年来,最突出的贡献是以其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建立了理论化学学科,是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他曾4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有两次获得一等奖。并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化学奖。唐敖庆共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下面就他的主要贡献分两方面加以说明。
        (一)
        理论化学是一门发展较晚的学科,它不同于理论物理,物理学科的建立一开始就有理论物理,而且是物理学科中很强的一门二级学科。从牛顿三大定律开始就有了理论物理这门学科,继理论力学之后直到20世纪初,一些大物理学家陆续创建了电磁理论、电动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领域,使理论物理在物理学科中始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理论总结来看,化学学科比物理学科要慢得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理论化学是伴随着物理学科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1927年,海特勒与伦敦首创应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分子问题,为量子化学的形成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发展至今,当代理论化学已成为化学学科的一门二级学科,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即: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和计算化学。唐敖庆在上述三个领域尤其是在前两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63年,唐敖庆和他的研究集体承担了国家重点科学研究任务,建立了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吉林大学物质结构研究基地)。1978年,经国家科委和原高教部联合批准,在原物质结构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化学研究所,唐敖庆出任第一任所长(现任名誉所长)。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了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成为全国的理论化学研究中心。
        40多年来,唐敖庆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在分子内旋转、配位场理论方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原子簇化合物结构规则、高分子反应动力学统计理论与高碳原子簇化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分子内旋转
        唐敖庆50年代主要从事分子内旋转的研究。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出发,找到了系列分子的内旋转势能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分子内旋转势能函数的一般公式,成功地总结了分子内旋转势能的实验数据,为从分子结构改变物质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分子内旋转”研究成果于1957年1月获得我国首次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颁发的自然科学三等奖。
        配位场理论方法
        60年代,唐敖庆和他的科研集体从事配位场理论及其方法的研究,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成功地定义了三维旋转群到分子点群间的耦合系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连续群到分子点群的不可约张量方法,并造出了三维旋转群到分子点群间的耦合系数的数值表,使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用于分析稀土化合物的能谱数据,为稀土化合物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此项研究成果被于1966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讨论会认为这项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光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分子轨道图形理论
        70年代,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作为理论化学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唐敖庆和他的研究集体于1975年开始从事此领域的系统研究,提出和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数学技巧和模型方法,提出了三条定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数计算和对称性约化),使这一量子化学形式体系,不论就计算结果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可表达为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深化了对化学拓扑规律的认识,应用于具有重复单元的共轭体系,解释了同系线性规律。“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成果,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原子簇化合物结构规则
        80年代,唐敖庆和他的研究集体从原子簇化合物的化学键性质和结构规则的关系出发,在对碳烷和多面体碳烷的化学键性质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的基础上,按其骨架多面体顶点数和面数相对大小进行分类,从理论上建立了适用于多种原子簇化合物(包括带帽多面体和稠合型硼烷,多面体碳烷、碳硼烷和过渡金属杂硼烷,多层夹心化合物,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及钼铁硫原子簇化合物等)的统一拓扑结构规则,用于解释700余个已知化合物的结构,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揭示了上述各类化合物之间在化学键和几何结构之间的关系。
        高分子反应动力学统计理论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唐敖庆和他的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集体对高分子的主要反应如缩聚、交联与固化、加聚、共聚及裂解等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把凝胶化理论发展成为溶胶凝胶分配理论,使研究范围从凝胶点以前扩展到全过程,形成了较完整的高分子固化理论。在加聚反应领域内提出了一种用概率论解动力学方程的新方法,发展成为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关系的统一理论,并由此推导出共聚物链段分布与分子量分布函数。他和他的研究集体,30年来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唐敖庆进一步从现代标度概念出发,进行了高分子固化理论和标度研究,取得两个方面的重要成果:①用标度概念揭示高分子固化本质是溶胶-凝胶的相转变,并得到了描写这种相转变的广义标度律;②建立了含内环化反应的高分子固化理论。内环化理论成功地应用于无机高分子合成(如硅酸盐的聚合)方面的研究。
        高碳原子簇化学
        从90年代开始,唐敖庆和他的研究集体主要从事高碳原子簇的研究工作,主要成果为:
        在碳原子簇与硼原子簇对称性与几何结构方面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新概念:多面体碳原子簇与硼原子簇之间的结构共轭关系,即碳原子簇的顶点数和面数恰是相对应的共轭硼原子簇的面数和顶点数,提出了B32等原子簇可能存在的依据:
        在高碳原子簇方面,引入了结构单元概念,研究了具有正二十面体对称性高碳原子簇的拓扑性质、电子结构和稳定性规律问题,提出了C240,C540,C960,C1500,C2160,C2940等可能稳定存在的依据;
        充分地考虑到碳管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具有管状对称性高碳原子簇的拓扑性质、电子结构与稳定性规律问题,讨论了某些管状高碳原子簇的导电性和半导体性质;
        研究了多层高碳原子簇(碳葱)的几何结构、范德华引力、热力学函数与稳定性规律问题。
        在高碳原子簇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取得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对原子簇的分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唐敖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到长春支援东北高等教育事业,与物理化学家蔡馏生教授、无机化学家关实之教授、有机化学家陶慰孙教授一起通力合作,率领来自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的7名中年教师和11名应届毕业生,创建吉林大学化学系。经过40多年的艰苦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使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唐敖庆教授在担任教育领导职务期间,对吉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56年他作为副校长,协助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校长使学校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吉林大学于1959年进入了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的行列。从1978年起,他就任吉林大学校长,主持和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自觉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点高等学校要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指示,使学校各项事业又取得了新的发展,在教学质量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上又有若干新的突破。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大学于1984年被列入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重点院校,使学校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唐敖庆尤其重视培养理论化学方面的专门人才,从校内到校外,从中级到高级,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
        吉林大学化学系创建初期,在基础教学工作逐步纳入正常轨道的同时,唐敖庆率先于1953年开始招收了5名研究生,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研究生工作的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之一。1953—1966年,他先后指导过物质结构、高分子物理专业方面的研究生20多人;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共招收17名博士生和33名硕士生。
        为了普及和提高国内理论化学的学术水平,唐敖庆在全国多次举办基础性的讲习班、进修班以及不同层次的学术讨论班,甚至不顾已是70多岁的高龄,于1988年、1989年、1994年三年的暑期,先后举办了长春地区的、全国的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和全国分子光谱讨论班。
        唐敖庆始终把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看作是国家交给自己的最重要的任务。纵观唐敖庆40多年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最卓有成效的当推以学术前沿重大课题为研究方向的高分子物理化学学术讨论班(1958—1960年)和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1963—1965年),他运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讨论班结束了,人才成长了,科学研究也获得了高水平的系统成果。学术讨论班的科研主攻方向“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和“配位场理论方法”分别于1989年、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一等奖。在1991年、1993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的院士中,有5名是唐敖庆的学生,均出自上述两个学术讨论班(前者1名,后者4名),他们是吉林大学的孙家鍾、沈家骢、江元生(现在南京大学工作)、厦门大学的张乾二和山东大学的邓从豪,另有数名新当选的院士如吉林大学的徐如人、南京大学的游效曾和北京大学的黎乐民,在各自成长的过程中,均曾经不断得到唐敖庆较深的教益,这在全国也是比较突出的。唐敖庆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为我国某些基础学科、应用基础学科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的重要经验。
        (三)
        唐敖庆对所担任的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兼职工作,总是不吝惜自己的宝贵时间,倾注自己的精力努力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为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初,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之一,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唐敖庆被任命为第一任主任。在较短的时间内,他悉心组建领导班子,配备得力干部;根据中央方针、政策,多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征求国内专家和外籍华裔知名学者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他提出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成功地指导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科技界的广泛支持。在他的主持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挥科学家的集体智慧,使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形成了既有自由申请又有主动组织,既有全面安排又有纵深部署,从而对有效地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唐敖庆主持工作的五年间,基金委支持的项目涉及数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基础性学科领域,覆盖了近50个一级学科,支持了8万名科技工作者,其中约有2万名研究生参加科学基金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青年科学家。
        1991年初,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评论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提高科技水平,培养科学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广阔的道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92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了出席“科学基金制完善与发展国际讨论会”(北京)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资助机构、科学基金会和科学院领导人及高级专家学者。加拿大自然科学及工程研究理事会主席莫瑞德代表参加会见的客人说,有关各国科研机构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对中国自然科学界利用有限的资金支持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课题表示钦佩。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