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经绥

       杨经绥,岩石构造学家,博士生导师,1950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77年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86年留学加拿大,1992年获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博士。1994年完成博士后研究由加拿大回国。1995年被破格评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成为博士导师,现为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地质研究所火成岩研究室主任。
       杨经绥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和造山带的岩石学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重点研究超高压变质带、地体拼合和碰撞过程以及深部地幔作用。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建立和确立中国西部柴北缘和东秦岭两条超高压变质带,提出沿中央造山带存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和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的认识,开拓了西部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杨经绥等首先在中央造山带西段柴达木北缘鱼卡和都兰等地发现榴辉岩并在片麻岩中发现柯石英等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建立了一条长350 km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在中央造山带中段东秦岭榴辉岩和片麻岩中发现超高压矿物微粒金刚石,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为早古生代;并在苏鲁榴辉岩中发现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提出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西起阿尔金-柴北缘,东经秦岭至大别-苏鲁的断续发育的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并从中识别出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其中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横贯全带。此外,杨经绥等在中央造山带西段发现由辉长岩、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等组成的新元古代(800~750 Ma)洋壳蛇绿岩残片,为存在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提供了直接关键性证据,该发现对认识中央造山带的地球早期历史具重要意义。
       上述成果使中国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成为世界最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国土资源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先后立项资助研究,美国和法国学生来柴北缘开展超高压岩石的博士论文研究,数个国际会议将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作为考察路线,形成西部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热。著名超高压研究专家Chopin(2003)在EPSL杂志的前沿文章和Liou等(2003)在JMG杂志的综述文章中将柴北缘和秦岭两条超高压变质带标注在新的全球超高压变质带分布图上。韩国地质学家Kim(2006)在Lithos发表文章,不仅仅完全同意杨经绥的中央造山带构造模式,并且认为 “该构造模式也可用于Hongseng地区的韩国碰撞带”。
二、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新发现二叠纪MORB型榴辉岩带,认为代表古特提斯洋盆的一个缝合带,改变青藏高原地体格架的划分格局   杨经绥等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部新发现一条具相当规模榴辉岩带,其变质温压(T=750℃,P=2.7GPa)接近石英/柯石英转变线,表明该榴辉岩的形成深度达90 km。榴辉岩原岩为一套典型大洋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变质年龄261±5Ma,结合区域地质,认为代表古特提斯洋的一条缝合带。板块边界深俯冲洋壳的折返作用要比深俯冲大陆地壳的折返更加不易理解,两者均为大陆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该发现表明了拉萨地块中存在一条未知的洋盆缝合带,改变了对高原地体拼合和演化历史的认识,提供了古特提斯多岛洋的新证据并深化对古特提斯洋盆发育和演化的认识。该发现被评为“200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
三、对建立青藏高原北部早古生代板块格局的贡献
青藏高原是由诸多地体拼合、碰撞、长期发育而形成。杨经绥等确定或厘定了东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及阿尔金山中保存的6条地体边界蛇绿岩组合、岛弧环境的火山体系和包括超高压变质带在内的俯冲杂岩带;通过大量锆石U-Pb和其他同位素精确定年,与合作者一起建立和逐渐完善青藏北部早古生代多岛弧/多洋盆的地体构架以及多地体拼合碰撞的动力学模式,为建立青藏高原北部早古生代板块体制做出基础性、创新性贡献。
       杨经绥等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厘定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地区的库地和阿尼玛卿两带蛇绿岩的组合。认为西昆仑的库地蛇绿岩为SSZ型;东昆仑的阿尼玛卿蛇绿岩为MORB型,代表一个被肢解的古特提斯洋盆(新获得年龄308Ma)。这些研究成果被普遍接受和引用,如德国的Mattern(2001)在有关西昆仑的特提斯洋缝合带的文章中,不仅采用了杨经绥的单元划分,也充分肯定杨经绥等对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SSZ构造背景的判断。
四、发现西藏柯石英和乌拉尔金刚石等地幔超高压矿物,在开拓地幔矿物和地幔动力学研究新领域中起重要作用“深部地幔矿物和地幔动力学”是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组成与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研究难度很大,在全球尚属起步阶段,杨经绥与白文吉先生合作在中国开拓了该研究领域。
       杨经绥等在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中发现柯石英(形成压力 >2.8GPa),并证明其保留了斯石英(形成压力 >10GPa)假象,两者均为SiO2的高压多型晶。提出该类柯石英是一种新的成因类型,是在地幔柱从深部向上运移减压过程中由斯石英退变而成;同时提出铬铁矿作为斯石英的载体具深部地幔成因的新观点以及寻找深部成因铬铁矿的新理念,该成果被美国地球物理2006年会(AGU)特邀发言。此外,在苏鲁大陆科学钻探的钻孔中的超镁铁岩中也发现了一批罕见金属合金矿物,如Fe2P等,拓宽了地幔矿物的研究新领域。
       为验证铬铁矿的深部成因模式,杨经绥等开展了俄罗斯极地乌拉尔蛇绿岩铬铁矿的对比研究,取回大量铬铁矿和岩石样品,并从中发现千余微粒金刚石及其连生体和包裹体等一批超高压矿物和异常地幔矿物,该发现为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的深部成因新模式提供了重要佐证。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和异常地幔矿物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出背景的地幔岩和铬铁矿中被发现,表明深部地幔物质被上涌的地幔柱带到浅部可能是普遍现象,该研究打开研究地幔动力学的新窗口,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得到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立项资助。
       杨经绥是一位在地球科学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地质学家,发表论文 100多篇,专著两部。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5名。现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和岩石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岩石矿物学杂志》副主编等。2003年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教育部、统战部、科学技术部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获全国总工会集体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国土资源部 “十五”期间科学技术先进个人;200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技术奖二等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