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支志明,1957年9月出生于香港。1978和1982年分别获香港大学化学专业学士(一级荣誉)和博士学位。1980~198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Harry B.Gray教授指导下进行研究学习,随后回母校香港大学化学系工作。1983年任讲师,1992年晋升为讲座教授,1999年以来任香港大学许惠娴博士化学讲座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有机/无机光化学、发光材料、活性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金属催化有机反应、和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研究工作。共有85名博士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毕业,其中至少12人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美国的大学任教。
支教授开拓发展多种强磷光金属配合物,他的工作引起不同领域的化学家的兴趣,包括无机/金属有机合成和发光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领域。他首次报道利用d6金属多吡啶配合物和金属卟啉的三 重激发态来研究生物体系中的高放热双分子电子转移反应。他是发展分子光催化剂[Pt2(P2O5H2)4]4-的先驱之一,此配合物能催化光诱导烃C—H键断裂而不需要可牺牲的还原剂。他并且是发展配位不 饱和金属配合物三重激发态化学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他确定弱相互作用d10-d10双核Au(Ⅰ),Ag(Ⅰ)和Cu(Ⅰ)配合物的ndσ*→(n+1)pσ 激发态,首次阐明和证实[Au2(diphosphine)2]2+体系中由溶剂/ 反离子激发配合物产生的可见发射,为多电子光催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他首次将发光Pt(Ⅱ)配合物发展成为研究与蛋白质和DNA结合的探针,所发展的弱相互作用Pt(Ⅱ)配合物的三重态金属-金属向配体电荷转移发射已被证明是发光信号研究的有用工作原理。他开拓利用磷光Pt(Ⅱ)配合物作为高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射体,并首次报道廉价Cu(Ⅰ)材料的三重发射在OLED中的应用。他首次用光透明的[Au(PCy3)]+打开C2-n和芳基炔基在室温溶液中的三重态发射,此研究形成一个用以探索π共轭烃在室温溶液中的三重激发态的平台。最近,他由分立的中性/阳离子型有机铂(Ⅱ)配合物自组装成一维纳米线和纳米棒,这项开拓性工作证明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可被用作构建分子纳米结构的驱动力。用光化学方法,支教授首次直接观察到活性金属氮合物发生氮偶合生成氮分子桥联金属配合物(这是后来在文献中报道的氮分子配合物断裂为金属氮合物的微观逆反应),并开拓发展高氧化性金属氧合物氧化剂,例如能氧化饱和烃和水的发光二氧合锇(Ⅵ)配合物的三重激发态。反式二氧合锇(Ⅵ)配合物的光化学是探测金属氧合物氧化剂的氧向金属的电荷转移激发态化学的良好模型。
支教授是发展用于原子和基团转移反应的活性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的带头人。他开拓各种活性金属氧、磺酰亚胺基、卡宾配合物(包括手性配合物)的分离,结构表征和反应性研究,并系统
地调节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和结构,研究对映选择性原子或基团转移反应涉及的主要步骤。他的反式二氧合钌(Ⅵ)配合物仍是唯一一个结构表征完善并且能够使烯烃顺式双羟基化的非OsO4金属氧合物。
他在1985年合成的一氧合钌(Ⅳ)tetramethylcyclam配合物为最近报道的第一个非血红素铁氧合物的结构表征奠定基础。
支教授对于将高选择性金属卟啉催化原子和集团转移反应发展成为实用有机合成的有用工具做出重要贡献。他开拓利用分子型催化剂在无助还原剂存在下使氧从氧分子对映选择性地向有机底物转移,发展一种实用和反应条件温和的通过端烯烃Wacker型氧化而高选择性生成醛的方法,开拓了用“PhI(OAc)2 + NH2R”为氮源的金属催化C—N键形成反应,并首次实现对映选择性的金属催化PhI(OAc)2和饱和C—H键的分子内酰氨化反应。他是钌催化卡宾转移反应研究领域的一流科学家。 支教授已在高影响因子著名SCI化学期刊发表论文570余篇,包括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45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5篇,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6篇,Chemical Communications 89篇,Inorganic Chemistry 66篇,Organic Letters 20篇,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Dalton Transactions 110篇,Advanced Materials 6篇,Cancer
Research 1篇。这些论文共被他人引用超过6400次。以Hindex为指标,他被列入世界520名在世的影响力最大的化学家之一(排名在325位)。他亦是ISI在世界范围选出的被引用频次高的科学家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之一。2005年,支教授被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列为1965~2004期间世界上在该刊发表论文的最多被引用的40位作者(Most Cited Authors)之一(支教
授位于前21名);同年,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对支教授的专访。支教授近年发表的论文中有13篇被以下期刊作为封面论文突出介绍: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Inorganic Chemist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或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正封面论文9篇,内封面论文4篇)。他的研究工作两度被ChemtractsInorganic Chemistry专文介绍,并被两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亮点(Highlights)文章突出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共申请超过14项有关精细化学品合成,发光材料和无机药物的美国或国际专利。
支教授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了许多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光化学著名国际学术会议都作过大会特邀报告,包括37岁时就在第30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同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的有英国牛津大学M.L.Green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R.H.Holm教授)。他还将在2008年召开的第38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该会议的大会 特邀报告人包括R.R.Schrock(200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和 H.B.Gray(2004年沃尔夫奖获得者)。
支教授是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2001~),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2006~),Trends in Inorganic Chemistry(2005~),和Inorganic Chemistry(2008~)的国际顾问编委。他曾是Jo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Dalton Transactions(1998~2002),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2001~2006),和New Journal of Chemistry(1998~2000)的国际顾问编委会成员。
1995年,支教授以38岁年龄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他还是世界创新基金Fellow(2004年当选),亚洲化学联合会Fellow(2005年当选)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他获得下列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994:三等奖;2006:一等奖),香港裘搓基金会高级研究成就奖(1997,是该奖项首位获奖者),台湾中兴科技讲座(1997),香港大学首届杰出研究成就奖(2000),法国大学学院(IUF)邀请教授(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杰出青年(2000~2003),亚洲化学联合会基金会讲座(2003),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NRC)访问科学家(2004),Pfizer讲座(2006),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2006),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eaborg讲座(2007,是首位获该讲座的亚洲化学家)。他还两次(2005和2006)被日本科学技术基金会(JSTF)邀请为Japan Prize得主提名人。支教授是香港第一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亦是香港首位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目前的H-指数是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