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

    杨卫,1954年2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湖南浏阳。1976年自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热加工系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底获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1989年12月晋升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1993年12月任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至2004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4年4月至2004年8月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年至2004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至2006年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8月起担任浙江大学校长。2001年起被聘任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任技术科学部主任。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应邀在美、英、法、日及中国的港、台地区等国际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研究员等。 

     1988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1988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被评选为北京市十佳教师之一,1994年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并获得“国家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委员,数学力学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在国际上现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全委会委员,亚太断裂学会主席。他担任国际复合材料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四位洲区主编之一,并是国际学术刊物 Int.J FractureFatigue & Fract.Eng.Mats.& Structs.J.Mech.Phys.Solids,Modelling Simu.Mater.Sci.Eng.,Archives Appl.Mech.的编委。 

杨卫教授在断裂力学、力电耦合失效、微纳米力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发表学术论著11部,国际期刊论文177篇,被SCI引用1400次。 

一、在断裂力学方面 

    他提出弹性裂尖场的准三维理论,解析导出三维效应区小于板厚一半的结论,结果为加州理工学院Rosakis等、休斯敦大学Ravichandar的光测实验证实,并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大规模有限元计算所肯定,该判据成为裂纹尖端场的光测有效性之准则,该篇论文被SCI引用62次。 

    他解出动态分层和跨音速分层的裂尖奇异场,首次论证以下瑞利波速分层断裂时仅需输入有限的能量,否定裂纹扩展速度不得逾越下瑞利波的原有结论,引发近年跨音速断裂力学的兴起,该论文(英国皇家学会会刊A辑,1991)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SCI引用95次。在简化表达幂硬化介质的理论断裂扩展阻力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刻画延性撕裂过程的JT双参量弹塑性缺陷评定方法,被确立为我国核电站主压力回路缺陷评定的主导方案。该成果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与学生魏悦广完成多层介质细观带状失稳的分析,论证了不同类型带状失稳的特征形式和判断条件。论文在国际损伤力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并将论文中所展示的带状失稳类型图选为该国际杂志的封面图案。他在断裂方面的工作已形成国际影响,并受Elsevier Science邀请担任2003年出版的《结构完整性大全》第8卷《界面与纳观断裂》的主编。 

    与博士生谭鸿来在原子点阵/连续介质交叠带方案下,首次模拟出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的动态过程,实现了从连续介质尺度到细观位错尺度、再深入到原子尺度的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993年年报中介绍了该成果。首次从宏观、细观和纳观三个互相结合的层次写成专著《宏微观断裂力学》,1996年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学生谭鸿来获得首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获得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二、在力电耦合失效方面 

    他提出电致断裂、电致疲劳裂纹控制和电致畴变增韧的模型,为铁电类智能材料的可靠性理论奠立基础。提出了(JMPS,1994)铁电陶瓷在电极或缺陷处由于电致伸缩应变场的不均匀而引起非协调应力,建立了电致断裂的力学机理模型。该论文被称为YangSuo解(IJSS,33卷,1775页),被SCI引用90次。与博士生朱廷阐述了畴变增韧模型和由于复杂的畴变序列而引起的电致疲劳裂纹扩展,被SCI引用88次。与方菲等首次实验观测到由于裂尖非均匀电场而诱发的畴变区和反常畴片结构。朱廷获得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他将力电耦合失效的系统工作整理为专著《力电失效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英文版Mechatronic Reliability 2002年在全世界发行,展述了在电致失效学、力电耦合学、力电畴变学和质流失效学四方面的系统工作,英文版现已出版第二版,被SCI引用48次。被任命为科学委员会主席组织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IUTAM“致动材料的力学与可靠性”学术讨论会。研究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在2005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三、在微纳米力学方面 

    作为第一著者完成英文专著《细观塑性及应用》,由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系统阐述了细观塑性理论这一前沿学科分支的主要框架,被SCI引用46次。波兰科学院基础技术研究所Trzesowski评价该著作是“一部该领域的精深之作”(IJTP,36卷,2877页)。“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专著丛书主编Ilschner为该英文专著作序到:“这部由两名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所撰写的专著为力学冶金的思维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细观塑性这一术语将读者置身于以微米度量的微结构缺陷和以米来度量的工程构件的正中央”。2000年与合作者共同量测单晶硅裂纹尖端的纳观位移场,首次获得距裂尖4至数百纳米范围内的应变场。在纳米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机制和数值模拟等纳米力学的新领域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在纳米晶体塑性理论和纳米结构的数值模拟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论文在PRL,NanoLetters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现担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