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叙珞,物理学家,山东临沂人。1922年4月23日出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至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51年被中国科学院选派到前苏联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学习。1955年5月获前苏联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即致力于发展我国的发光学科。他与许少鸿等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光研究室。后来又与黄有莘等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人才。1965年9月,主持成立了以发光学为主攻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1980年负责组建了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并担任理事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并任长春分院副院长。1987年至天津理工学院组建了材料物理研究所。1996年至北方交通大学创建光电子技术研究所,现任该所所长,并任国际发光学常设组织委员会委员、信息显示学会亚洲分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三元及多元化合物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常设委员、《发光学报》主编、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第一任主任,红外物理、离子束、结构分析、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等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等。
徐叙珞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发光学的各个分支。50年代,国际发光学界关于复合发光动力学的理论存在着前苏联及英国两大学派尖锐的分歧。前苏联科学家认为它是双分子发光,英国科学家则认为它是单分子发光。徐叙珞利用加热发光的方法,找出了电子复合及俘获截面之比,统一了两家的理论。他进一步分析了当电子能量进一步提高后发光衰减曲线及光和的变化,证明这时电子复合与俘获截面之比可有几百倍的变化。这个结果冲破了诺贝尔奖得主N.F.:Mott的关于导带电子不可区分的论断。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电致发光的研究工作在我国蓬勃兴起,经过努力,制出了电致发光材料,也开展了应用研究,但是对电场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徐叙珞等用光探测法证实了电场对发光中心复合过程的调制作用,以及电致发光中的电子倍增过程。实验结果准确地描述了电场对发光强度影响的全过程。进而,他研究了电致发光中能量传递的过程,首次观察到激发的能量在各发光中心之间传递的过程,并得出了能量传递对发光过程的影响。
在上述对电致发光中诸多基本问题的研究基础上,徐叙珞提出了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的分层优化方案。最初的电致发光器件只有发光层,容易击穿,很不稳定。70年代,日本的猪口敏夫提出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夹层结构,把发光层夹在两绝缘层之间,获得了很好的结构,成为第二代电致发光器件。目前,国际上均采用这种结构。’徐叙珞考虑到这种结构中电子的发射、加速、倍增以及发光中心的激发、发光都发生在同一层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从而使材料的优选很难进行。他提出的分层优化方案使电子在预热层中预热,然后进入加速层中加速,再进入发光层中碰撞激发发光中心,使其发光。这相当于用三级火箭代替一级火箭来加速,能有效提高电子的能量。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证实了这种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场致发光的亮度和效率,在八个方面优于传统结构。即使一些通常很难被电场激发的材料,也可以发光。徐叙珞等还从六个方面研究了有关的基础工艺问题。这使得电致发光的全彩色显示屏有了实现的可能。这种结构被称为第三代电致发光。这是中国在发光领域中的又一创造。第二代电致发光的发明人不仅热情支持徐叙珞的这种设计思想明确的多层结构,而且刚退休就进入他的研究所协助工作。有的外国专家建议放弃自己的方案,改用这个理论和方法。这一结果1996年获得发明专利,并初步试制了矩阵显示屏。
此外,徐叙珞对高激发密度下的光谱变化、能量输运在纳秒及皮秒的时域特点,输运的反向、瞬态光谱中的激发态弛豫及声子发射的特征,非线性效应的皮秒特性及来源等都有创新。他十分重视发光学的应用,在军事、农业、医学等领域急需时,他都根据需要,组织队伍开展研究。他领导研制了能把波长不适合的光线转换成合适波长的发光材料,使农作物得以更好地利用日光,增加产量。他还利用某些波长的光线能诱捕害虫的原理,领导研制了黑光灯。当癌症夺走无数生命时,他又领导研究发现了癌患者血清中有特殊的荧光,为早期诊断提出了新办法。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大规模普查恶性肿瘤,经上千例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方法简便、符合率高,在肿瘤诊断和防治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为此,他获得了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除了在学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外,徐叙珞作为我国发光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发光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组建了我国的发光学会。多年来担任理事长,使学会的工作对国内许多研究单位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对外交流方面,为我国发光学界与国际发光学界搭起了一座宽广的桥梁。他培育了我国发光学科的主要骨干,帮助建立了主要研究基地。我国发光学是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最活跃、最有成效的物理学分支之一,这更是和徐叙珞的努力分不开的。
宁静致远开拓发光路,虚怀若谷甘当后人梯。如今,徐叙珞虽已古稀之年,但壮志不减,正高瞻远瞩,与同行们一起有计划地促进我国发光科技队伍迈向国际科技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