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

       张懿,女,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专家。1939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辽阳。196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理学系,进入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1989~1991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合作研究环境化学与功能材料。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懿是我国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她多年在科研一线努力进取,持续创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并始终把科研方向定位于国家目标、重大需求上,在资源利用绿色过程与环境工程交叉领域作出了重大创新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中科院首届十大女杰称号,2006年获全国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
       一、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开拓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在工业污染治理社会需求急迫的背景下,开拓了资源材料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交叉综合研究的新方向。在国内率先将资源材料化学化工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融合渗透到环境工程研究领域,提出资源再生循环与无害化技术相结合的积极治理路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环保科技攻关及院部级重大项目,在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污染控制方向建立了多组分高效选择性提取/Cr(VI)催化还原水解/萃取分离/铁氧体固定无害化/资源循环利用与酸碱废弃物协同治理等系列新技术和应用工程。1986年在贵州平坝建成运行的多组分合金电解加工污泥的治理工程为我国重金属废弃物资源化与污染治理建设最早和运行时间最长的优秀工程,1992年台湾工研院曾专门组团观察,给予高度评价。“八五”攻关主持完成的“电镀污泥与铬渣资源化技术”为我国重金属有害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产业化集成技术。近年又完成了钒—铬废弃物资源化、冶金行业氨氮废水处理等多个产业化工程,均具有化工过程强化环境治理的鲜明技术创新特色,较传统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并回收了资源。相关成果获国家奖3项,院部级奖5项,已发挥重大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工业废弃物治理从消纳性处置提高到资源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二、在绿色过程工程领域的开拓性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她准确把握了国内外资源环境领域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我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在中科院开拓了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新领域,率先由工业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主持我国第一个清洁工艺国家攻关和“863”项目,从铬化工重污染行业切入,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亚熔盐非常规介质低温高效转化铬、铝、钛、铌、钽等多种两性金属矿产资源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新系统、新原理和绿色化学化工新过程,建立了接近100%的资源转化率、能耗下降30%、多组分深度利用和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平台,是对传统化工冶金技术绿色化升级的重大突破。已在铬化工行业取得工业应用并成为国家认定的行业替代性清洁技术。该成果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与中国化工集团总公司合作,在已有1万吨/年示范工程基础上,将完成10万~20万吨/年铬化工清洁生产基地建设,并将进一步扩展为铝、钛等亚熔盐清洁工艺共性技术与产业化工程。
       三、在工业生态网络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在清洁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基础上,从企业和系统尺度,在国内最早从技术层面研究工业废弃物与过程物流质量交换集成网络构建的循环经济方法。所指导的“河南义马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为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建立城市系统尺度的物质/能量/信息流整体优化与集成方法和循环经济体制,并从技术上指导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规划和工业生态网络构建主要专家,多次主持与参加循环经济规划审定,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在绿色化学化工与环境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贡献
       发现并定义亚熔盐非常规介质,对其优异的反应/分离特性、热力学设计与强化多相反应/分离机理及动力学调控方法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亚熔盐非常规介质清洁新过程”的系统理论和共性技术基础研究平台,已获得国内外学术界与相关产业界的很高评价与认同,形成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产业开发的良性科研模式。
  为国家基金委与瑞士基金委最早对口交流的环境化学访问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所完成的电解质溶液中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动电—吸附特性—表面络合平衡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模拟,对水处理、环境纳米材料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发表在Colloids and Surface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近期在电化学—生物耦合环境技术方面的碳纳米管与硝基还原酶复合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烟气生物脱硫等方面取得前沿性进展。
  发表论文170多篇,合著专著9部,申请和授权专利34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8名。她领导的研究群体和谐奋进,创新跨越,2002年被中国科学院、人事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