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天一,塔吉克族,高原医学家。1937年11月出生于新疆伊犁,195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赴青藏工作。1978年10月至今于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院)历任副所长、所长、院长。曾在日本信州大学环境生理(Matsumoto, Japan) 、玻利维亚高原生物研究所(IBBA, La Paz)、前苏联吉尔吉斯高山医学研究所等做短期访问学者。现任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省部共建高原医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常务副主委。国际肺动脉高压研究所(HVRI)客座研究员,国际高山医学协会(ISMM)科学顾问,“中国高原医学”杂志主编,美国High Alt. Med.& Biol. 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及科技部“八五”攻关项目各一项, 现任国家“973前期”计划专项专家组组长。发表论文200余篇, 其中SCI 63篇。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天一长期从事低氧生理及高原医学研究,在人类低氧适应生理、各型高原病的防治和青藏铁路建设卫生保障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重要创新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原低氧适应生理学的研究 首先深入研究了高原医学的核心问题——人类如何适应于高原低氧环境,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的环境优势、群体优势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在人类低氧适应生理上对青藏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在不同海拔(2000米,3000米,4000米, 5000米)的高原现场和模拟高原低压舱内进行静息和运动负荷下的心血管、呼吸、血液、代谢及睡眠生理等研究, 同时与海平面(青岛、上海)健康人群对比,并利用在南美做访问学者的机会, 对安第斯印第安人做了生理考察, 在大量实验参数的基础上, 提出了机体对高原低氧适应依靠器官水平功能适应和细胞水平组织适应两种途径的论点。这项高原医学综合考察研究早在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在低氧适应生理上, 潜心于“藏族低氧适应”研究领域,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证明藏族对高原的适应与高原其他群体(如移居汉族及南美印第安人)有着差别,汉族为低氧习服水平(acclimatization),而且主要依靠功能水平适应,故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及红细胞增多而导致各型高原病。南美印第安人则为部分适应(partial adaptation),也易发生高原病。而居住高原历史最长的藏族已建立起最完善的氧传送系统和最有效的氧利用系统,不仅有强大的氧摄取能力,而且对氧的利用最充分、最经济、最有效,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他提出的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最佳高原适应”的论点,为人类适应高原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模式,论文发表在J. Appl. Physiol, Comp. -Clin. Path, High Alt. Med. Biol等著名杂志上, 引起国际高度关注。美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HAMB)主编J.B. West 教授特地邀请他撰写每年一篇的Quest Editorial“ Life on the Tibetan Plateau”[High Alt. Med. Biol. 2004, 5(1):1~2],又特邀他撰写专题论文“High altitude adaptations in Tibetans”(High Alt. Med. Biol. -2006. 7:193~208)。 为了研究急性低氧对人类的影响,他在国内首次组织了中日联合阿尼玛卿山(6282米)医学学术登山队(1990), 历时45天亲自在海拔5000米和5620米建立高山实验室, 对海平面日本人, 我国高原移居汉族和高原世居藏族进行对比, 取得了大量特高海拔人类呼吸、心血管、代谢、运动、神经、睡眠等生理的资料, 并研究了急性高山病的发病机制, 这项成果1992在第三届国际高山医学会上受到高度评价, 他也因此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ISMM)授予 “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二、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高原病的研究 吴天一到青藏高原后, 正值大量平原人移居高原,支援青藏建设及1962年发生在喜马拉雅山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当时在部队工作), 他敏锐地注意到,由于高原低氧,发生高原病对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影响。当时大量肺水肿发生并有很高死亡率, 但常被误诊为肺炎或心衰,他在国内较早(1963, 国外军事医学参考)介绍了高原肺水肿及其防治。而针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肺水肿,往往沿用国外的高山经验向低地转移,但由于路途遥远,翻越高山,供氧中断,患者往往死于途中, 在1975年(中华医学杂志)最先提出了高原就地治疗三原则: 绝对安静, 大流量吸氧和综合用药,成功地抢救了许多病人。他在国内正式报道了“成人高原心脏病”(1965, 中华内科杂志)并指出肺动脉高压是根本病理机制, 这是牛类Brisket disease的人类模型, 而国外学者Anand等(1992)才重复了同样观点。在国內首先报道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979,中华输血与血液学杂志) 。他首次(1987, 中华医学杂志)证实了我国青藏高原存在慢性高山病(CMS,即Monge’s disease),并为国际认可。 吴天一创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系统已被选定为国际标准: 1995年他先领导国内专家建立了我国中华医学会高原病的统一命名、分型和诊断标准。1997年国际高山医学协会(ISMM)建议要建立慢性高原病(CMS)的国际统一诊断标准,并成立国际专家组商榷, 吴天一为中国成员, 经1998(日本),2001(加拿大),2002(西班牙)三次国际专家组讨论,中、美、日、秘鲁、玻利维亚、瑞士、吉尔吉斯等国专家各提自己方案,争议激烈,难作定论。在2004年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会上, 吴天一以8年来在青藏高原作的大量病理生理研究为依据, 以大量健康人群的生理指标为基础,又在大量CMS病人中反复验证后提出的量化诊断标准受到一致赞同, 在众多各国方案中选定为国际标准并命名该标准为 “青海标准”, 已于2005年由国际高山医学协会宣布实行。 三、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卫生保障作出的贡献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卫生保障是高原铁路建设三大难题之一, 其中高寒缺氧对建设大军的严重威胁是对高原医学的巨大挑战!铁路全长1,142千米,跨越唐古拉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风火山等,84%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5072米,大气压约占海平面的60%(489~417mmHg),气候极为严酷,是世界最高最长的高山铁路。吴天一作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的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根据青藏高原实际, 提出了创新性观点,建立了一系列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 还建立了一个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编写了科普手册并开工前送到每个员工手中以做到早期诊断,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 强调了共济失调是高原脑水肿的最早症象, 系统总结了高原胃肠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开发了以藏药为主的致适应剂(红景天等), 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提出的“高压舱、高压袋、高流氧”三高急救措施十分有效,显著降低了高原肺水肿发病率,由原青藏公路建设时的9.8 %,降至目前1 %以下。5年来14余万员工(人次)无一例因急性高山病死亡,提高了劳动效率,是提前完成工程的重要保障之一。此项研究及高海拔大群体高山病零死亡的成果已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 吴天一四十多年来奋战在青藏高原第一线,与缺氧打交道,不是深入高原现场,就是进入低压舱做实验。他有强烈的献身精神,数十年的高原科考活动,险象环生,多次车祸,12处骨折,但不气馁。他热爱祖国,倾心于高原事业,全家都在美国纽约居住,父母年迈,要他到美国团聚,但他把青藏高原作为他科学事业的根。根据他的贡献,先后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1986), 享受国务院特贴 (1992),被科技部授予“边远地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1994),中国侨联授予“全国侨界十杰”(20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