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廉,杂交水稻育种家,1940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先后在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公社农技站、县农科所任技术员,从事农技推广和研究工作。1979年调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84年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育种研究室副主任。1986~1993年期间任湖南省“七五”及“八五”科技攻关“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专题主持人;国家“七五”及“八五”科技攻关“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专题湖南标主持人。1994年调中国水稻研究所任研究员。1996~2000年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杂交水稻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第二主持人;浙江省“九五”科技攻关“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专题第二主持人。1998~2003年任国丰杂交水稻育种科技开发中心首席科学家。从2004年起担任北京大北农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三系杂交稻首席育种家、北京金色农华南方水稻研究所所长。 张慧廉197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从1975年起,鉴于当时“野败”不育系存在开花习性不好、异交率低、恢复系分布范围狭窄、米质差等缺点,开始探索从栽培稻中寻找不育细胞质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创造了一种从栽培稻中发掘不育胞质的成功方法。在10个栽培稻中找到了不育胞质,成功机率从原来的几乎为0,提高到6.7%。并利用其中的印尼水田谷6号不育胞质,先后培育成Ⅱ32A、优1A、中9A等印水型不育系系列。并配成大量印水型杂交水稻组合。丰富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胞质类型。 印水型水稻不育系由于具有前所未有的良好开花习性,它们的育成将我国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从100千克/亩左右提高到300~400千克/亩。使杂交水稻从此进入了超高产制种时代。 由于在培育高异交率不育系过程中有翔实、细致的观察研究,了解到了影响不育系异交率的诸多因素及它们各自的重要性排名,从而提出了较全面而准确的高异交率不育系性状选育的指标体系。为今后新的高异交率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了借鉴。 由于各个时期育成的印水型不育系都比当时其他不育系米质高出一等,印水型不育系和印水型杂交水稻的育成也为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米质作出了贡献。 由于印水型不育系有较好的配合力,各个时期育成的印水型杂交稻都表现出高产的特点,如2005年春农业部公布的19个超级杂交籼稻中就有9个是印水型杂交稻。 到2006年为止,印水型杂交水稻已审定210个组合,其中由张慧廉独立育成28个组合,国内累计推广印水型杂交水稻已达4.8亿亩,种植面积达5500万~5800万亩,占我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7%以上,并呈快速上升趋势。自1998年以来,印水型杂交稻每年的应用面积仅次于“野败”型,列第二位。销往国外的杂交稻也以印水型杂交稻为主。 张慧廉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 (1)创造了一种从栽培稻中发掘不育胞质的成功方法。 (2)从10个栽培稻中发掘到不育胞质,丰富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胞质类型。并用其中的印尼水田谷6号不育胞质培育成印水型系列不育系,配成大量组合,是我国印水型杂交稻的奠基人。 (3)印水型不育系Ⅱ32A、优1A、中9A都有配合力好、杂种产量高;米质好、所配杂种米质综合评分高;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高;种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以致印水型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 (4)培育了我国第一批高异交率不育系,使我国杂交稻的超高产制种(亩产400千克以上,增幅100%以上)成为可能。 (5)提出了高异交率不育系的完整选育指标体系,为同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借鉴。 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和专著20余篇,主要论文和专著有: (1)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与袁隆平等合著,1988); (2)籼稻品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研究Ⅰ(1980); (3)籼稻品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研究Ⅱ(1983); (4)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1990); (5)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优1A的选育及应用(1996)。 获奖情况: (1)“优1A的选育”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 (2)“印水型优质不育系Ⅱ32A的选育及其在四川的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 (3)“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 (4)“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 (5)2005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印水型不育系中9A、B获2000年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