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文

      于振文,小麦栽培学家, 194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小麦栽培学组组长,《作物学报》常务编委,《中国农业科学》编委。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了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了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超高产栽培理论,创建了以氮肥后移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经济效益显著,对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系统进行小麦产量生理研究,创建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系统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生理机制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小麦衰老的阶段性、生理特点及与粒重形成的关系,发现深层根系对衰老调控的主导作用,氮素、水分、群体等因素调控衰老进程的机理;提出了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期、提高此期籽粒灌浆速率、提高粒重的有效途径。探索出同步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穗部的分配,提高粒重的理论,奠定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创建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即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优化群体结构;依据品种分蘖及成穗类型,改传统技术返青期或起身期追施氮肥为拔节期至拔节后期追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建立小麦旗叶较挺、较短厚的株型;提高土壤深层根系的比重和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调控并促进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稳健积累,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促进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及其向籽粒运转,显著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1997~2001年在鲁、豫、冀、皖北、苏北推广1.5亿亩高产麦,指导不同层次高产田(400~600千克/亩)小麦单产的提高,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序第一),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利用该技术,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兖州市小孟镇创出1.81亩泰山23小麦实打验收亩产735.66千克和4.21亩济麦22小麦亩产727.43千克,为我国小麦高产树立了样板。
      二、深入研究小麦品质生理,创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针对我国小麦生产中过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灌溉量与灌溉时期不当,导致小麦品质不稳定,产量不高,氮素淋溶多,水肥利用率低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小麦品质生理,提出增加拔节至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促进灌浆中后期蛋白质降解,提高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调节籽粒氮/硫比值适宜,提高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比值,改善蛋白质品质的途径。明确了调节支链淀粉合成和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提出提高灌浆中后期籽粒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促进支链淀粉积累,提高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比值,改善淀粉品质的途径。研究出提高拔节至开花期茎鞘果聚糖合成酶活性,增加开花期果聚糖积累量;提高灌浆中后期果聚糖外水解酶活性,促进果聚糖分解并向籽粒分配,提高粒重的途径。
  创建优化的强筋和中筋小麦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栽培技术体系,包括减少底肥氮数量、增加追肥氮比例,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精量施用氮、硫、磷、钾肥,获得了优质高产,减少了土壤氮素淋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的效果。2002~2005年,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1.4亿亩,获得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作出重要贡献。“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位)。
      三、理论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长期深入生产一线,为我国小麦持续增产作出贡献
     于振文刻苦钻研,深入生产实际,在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举办的麦田管理现场会、技术培训班讲授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立示范田,获得高产保优节本的效果。
  于振文现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围绕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目标,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带领专家组奔波于豫、冀、鲁、苏、皖、晋等小麦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病(虫)情,及时发现冻害及其他灾害,准确提出补救措施和分类管理技术意见。每年春季针对我国小麦苗情,编写《全国春季麦田管理技术》,供各省参考;4~5月,组织小麦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各省苗情的基础上,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会上,准确预测我国小麦产量,上报农业部领导供宏观决策参考,同时提出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各地生产;于小麦播种前,针对小麦生产新特点,编制《全国小麦生产技术参考》,指导秋种。他和小麦专家指导组的同志们为近三年全国小麦持续增产作出了贡献。
        四、严于律己、勇于奉献、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组织北方13所农业高校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完成《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专著,主译《作物生理学》(美)。主编、参编或编著20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6篇。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扎实务实,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培养博士生26名,硕士生33名。
  由于对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作出贡献,1998年2月获政府特殊津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