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旸

      汪集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前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河海大学及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水文同位素技术应用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汪集暘长期从事地热和水文地质研究,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油田地热和地热资源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代表性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一、率先开展大地热流研究,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197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大地热流测试及研究工作。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已在我国大陆地区取得近千个实测热流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热背景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图式。这一图式对解释中、新生代以来中国大陆的构造—热演化有很大作用。结合全球已有的24774个大地热流数据进行计算并作分析,指出我国所在的北半球为“冷” 半球;南半球为“热” 半球;与此相对应,大西洋半球(“海”半球)为“热” 半球,而太平洋半球(“陆” 半球)为“冷” 半球。这对认识了解全球热场的非均匀分布及其相应的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过程和作用机制十分有用。
       二、深入进行岩石圈热结构、热状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980年以来,在华北地区提出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恢复了华北盆地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在攀西古裂谷确定出我国第一个“热流省”;在东南沿海地区提出在这类复杂的碰撞造山带,被誉为理论地热学三大定律之一的“热流(q)—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陆岩石圈的五种热结构类型,其中华北为“冷”壳“热”幔,而藏南为“热” 壳“冷” 幔热结构。1996年根据大量实际资料和数据,编制出“中国大陆热岩石圈厚度分布图”和“中国大陆莫氏面温度分布图”。这两幅图件连同“中国大陆大地热流分布图”均已收入“中国地球物理图集”(国际岩石圈委员会系列出版物之一)。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涵义。
       三、在应用地热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
     (1)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对我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有深入研究并作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在福建、广东大量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并撰写出世界上第一本专著;近年来还致力于热泵技术在地热方面的应用,为绿色能源作贡献。
  (2)矿山地热方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山地温类型划分、矿井致热因素分析、矿区深部地温预测以及矿山热害防治的地质—工程措施等,受到有关产业部门的好评。
  (3)油田地热方面:结合我国大地热流分布及盆地热演化史,阐明我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热背景及其相应的油气资源潜力;根据温压条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存在的地区进行预测并确定出稳定带的分布及其厚度。  
  近年来,汪集暘院士在同位素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领域也有不少创新性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利用同位素水文技术提出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深处很可能有可观量的地下水资源存在,该区高大沙山及湖泊群的存在与深层地下水补给有关。他领导的研究集体所撰写的论文Groundwater maintains dune landscape已发表在2004年11月25日出版的Nature(第432卷)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迄今为止,汪集暘院士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专著6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5),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以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3)。主要论著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1993)、Geothermics in China(1996) 、《神奇的地热》 (2001)、《地热利用技术》(2005)。
      汪集暘院士一贯重视并大力培养年轻人, 1991年、1993年两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他的学生中不少已是国内外地热和水文地质学界的中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2004年,他荣获全国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并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