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国强,1943年生于上海,1964年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6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所工作至今。1981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有机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85~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史克药业研发部做访问科学家。1991年晋升研究员。1989~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2年起担任国际学术刊物《四面体》和《四面体通讯》中国地区编辑,1997年起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和《化学学报》杂志的副主编,以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化学部委员和资深委员(1997~2006)。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为复旦大学双聘院士。2006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和“九五”重大项目、“973”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和方向性项目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昆虫信息素、天然产物的结构和合成、不对称反应、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研究,以及研究生教材编撰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 早期参与昆虫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研究,成功地用于家蚕生长调节和增丝,获国家重大成果奖;从事昆虫信息素的微量结构鉴定及合成:发现雌棉红铃虫在交配后释放抑制剂来阻止再次交配的现象;鉴定了大袋蛾、桑毛虫和桑尺蠖性信息素等新结构,并合成了多种手性信息素化合物;鉴定了五类透翅蛾的多元信息素体系,证实了松干蚧和库蚊产卵等信息素的手性识别现象;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对棉红铃虫、红铃虫等害虫的防治与监察。部分成果在第18届IUPAC天然产物研讨会上作特邀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参与改良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被专著收录,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开展1,2-环氧醇原地开环合成多羟基胺、多羟基氮和硫杂环物,并用于分子内开环合成免疫抑制活性的Sphingofungin E、Sphingofungin F,该合成方法被称为是成功的方法之一;合成并确定了5个轴手性联芳烃类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纠正了文献中的构型错误;合作合成了具有挑战性的和复杂结构的海洋产物Phorboxazole B,其结构主链中含46个原子,有15个不对称碳,4个具多取代的六元环醚以及7个不同类型的烯烃结构;以手性辅基和二碘化钐实现了光学活性α,γ,γ-三取代丁内酯的合成及用手性质子源的不对称合成。用二碘化钐及手性亚磺酰亚胺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非对称和C2对称光学纯的邻二胺,被美国化学会网站评为“简捷合成1,2-二胺的方法”和“首次实现不同烯胺之间的交叉偶联”;实现二碘化钐诱导的高对映选择性合成1,2-胺醇物,被SYNFACTS (July, 2005) 的Highlight评为“对于合成一些有趣的及有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了极简便的方法”;发展了锌粉参与的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高烯丙基胺对映体的简单调控方法,被美国化学会Heart Cut (Dec.4, 2006)点评。 合作发现新氧化-还原酶G38,羰基按反-Prelog模式还原成手性羟基,被专著收录。发现了羟氰化粗酶催化合成手性氰醇的微水相及其连续式反应,多次被一些相关综述引证,誉为“优越的方法”。为一些手性药物的合成提供了生物催化的方法。 累计发表论文158篇,被他人引用821次(2006年3月截止),申请专利30项,PCT 1项,授权专利22项。 完成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手性药物》中、英文著作3部。其中《手性合成》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并列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和大学研究生教材,至今已印逾万册。英文著作在国外也作为研究生参考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