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

       王岩,空间低温技术专家,1938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之后分配至兰州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低温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至今。1961年至1962年被派赴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进修低温技术专业。1965年任工程师,1982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5年始任硕士生导师,1991年被评为研究员,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研究组长、低温研究室副主任,所型号任务副指挥、指挥等职。1983年至1998年任副所长。2002年退休,返聘在原所工作。曾担任中国制冷学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等职,现兼任《低温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等职。40多年来,王岩承担完成了近20项科研和工程设计任务,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岩是兰州物理所低温部分的主要创建人和负责人之一。1962年他受命负责组建工作,编写了科研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和设备配置等材料。当年获准立项后,他带领课题组参加了中科院设计室的项目设计工作,保证了工程于1963年6月开工。他作为建设方项目负责人组织并参加建设工作,仅用两年时间,于1965年建成了低温站和低温实验楼,安装并调试了设备,生产出了液氮、液氧和氢气,同时,组织开展了低温液体黏度测试、低温温度测量等研究工作,为开展空间低温技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并成为国内主要低温科研单位之一。1978年兰州物理所低温部分被部确定为低温科研基地。几十年来,王岩为该所低温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长期在低温研究室从事低温获得及低温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从1965年底开始,他先后承担了当时我国最大的两套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的液氮外流程研制工作。这两个系统热负载都很大,模拟太空冷黑空间的热沉壁板在承受非均布热负载的同时,对其温度均匀性要求又较高,如果采用开式沸腾或强制两相流循环方案,热沉管内的饱和液氮受热气化,很易造成气堵,引起局部过热,从而影响模拟精度,甚至无法正常运行。他与另一位同事在充分分析、计算、比较了四种方案后,提出和采用了当时国外先进水平的单相密闭过冷液氮循环方案,并选定了基本环境参数,编写了这种流程的设计计算方法,计算确定了热负载和流程中各主要设备的设计参数。之后,他负责组织课题组完成了这些主要设备的设计和研制任务,他还设计研制了其中离心式液氮泵等4项主要设备。
       这两套流程先后于1971年和1980年交付使用,多年来一直运转正常,工况稳定,各项指标优于设计指标,确保了模拟精度,成功地完成了数十颗卫星及重大部件的试验。两套外流程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1973年他设计并负责研制了20L/h氢液化设备,1974年开始生产液氢(-253℃)。他在设计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高效热交换器、特殊设计的内置两种低温吸附剂的绝热层等。他亲手组装、焊接的带低温吸附剂的长寿命液氢杜瓦管无维修(不再抽真空)使用了14年,绝热性能仍很好,这套液化设备冷损失小,液化率高,使用方便,启动快。1974年至1988年该设备为多项航天材料低温物理性质测试任务和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做出了贡献。
       为解决通信卫星工程中地面天线当时急需的20K(-253℃)冷源,他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了二级GM氦制冷机(20K下制冷量大于5瓦,空载温度9.2K),并成功应用于天线的前期实验工作中。
       为提高制冷效率,他对影响较大而又相互制约的多项冷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回热器做了60多次填料组合等试验,从中选出了优化方案。他自己动手进行精密装配和调试,还培养了4名技术骨干。
       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初,他指导一些骨干设计、研制了100K/100W单级和20K/10W两级制冷机。
       1987年至1999年他负责空间用钛合金贮箱、高压气瓶研制,先后任该项目的副指挥和指挥。这些产品都是卫星推进或压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制造难度很大,尤以几种带有内芯液体管理机构的表面张力贮箱更为突出。如直径1050毫米球形贮箱,其两半球与内芯总装后形成两条相距较近的环形缝,需用电子束一次焊接成一条一级焊缝,加之两半球及内芯环边厚度较薄,虽然采用其本所研制的高性能大型电子束焊机焊接,焊缝热影响区已很小,但周长3.3米之赤道环焊缝的热变形及焊缝质量仍很难控制。微重力环境下工作的内芯在其加工和组焊中更是存在多种特殊工艺难题。他组织和参加了对很多难题的攻关和大量试验,最终得以较好解决,满足了当时8年寿命卫星的要求。以直径1050毫米球形贮箱为例,几乎每个贮箱的关键部件制作和内芯组装、贮箱总装、赤道缝电子束焊接等重要工序,他都在现场,和同事及工人们一起分析试焊件、核定焊接程序及参数等,全过程参加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他对产品质量一丝不苟。为了满足贮箱对洁净度的质量要求,而又避免很多工序中多台大型设备的尘粒污染,他巧妙地设计了专门的洁净工艺流程和洁净间,不仅环境洁净度好了一个数量级,而且节约了经费。他还曾对焊缝质量疑点的判定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验证方法。
       这一时期他和同事们一起共为卫星研制交付了10多种贮箱、气瓶,共120多台,上星产品100%成功,为航天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岩热爱航天事业,严谨求实,善于团结同志共同工作,他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实干精神。曾荣获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一等功等奖励。合著《空间低温技术》一书并任副主编,培养硕士生8名。
       他先后获全国及省科学大会奖各1项,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第二完成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合作项目,本所承担部分任务,排名第二)。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