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

        师昌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20年11月生于河北徐水。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9年、1952年先后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和奥顿大学冶金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第一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材料研究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领导建立了高温疲劳、大应力疲劳及疲劳与蠕变交互作用等试验方法;发展出中国第一个可与某些镍基合金性能相比美的808合金(GHl35);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铸造高温合金—916合金;提出包套挤压新工艺,发展了高性能的变形高温合金;组织完成了歼击机发动机用空心涡轮叶片代替实心叶片的技术方案;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对合金元素在凝固过程中的偏析具有破坏作用,这一发现对国际高温合金是个重要贡献。他还领导研制了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师昌绪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一直重视与企业合作,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师昌绪,1920年生,河北徐水人。
        1945年师昌绪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9年在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获冶金学硕士,1952年在美国奥顿大学获冶金学博士。1952—195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高强度钢的研究。1955年6月返回祖国,历任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第一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副院长。
        师昌绪还兼任许多学术团体的职务,是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材料联合会第一届主席,中国薄板研究会理事长。1992—1994:年被选为国际薄板研究会主席。他两次担任在国内召开的先进材料国际会议的主席,多次担任先进材料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1992年任中、美、日、韩发起的第一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国际会议主席等。
        师昌绪十分热心出版工作,他长期担任《金属学报》常务编委和主编,创办了《能源材料通讯》(现改名为《材料研究学报》)、我国第一份有关金属的外文杂志《中国金属科学技术杂志》、《中国科学基金》及《自然科学进展》,主编了《材料科学进展(1986)》、《材料大辞典(1994)》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科学技术卷〉(1995)》等。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材料研究开拓者之一,在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早在1948年读硕士期间,他最早利用真空分馏方法从炼铝熔渣中提取白银,有一定开创性性。1952年他的博士论文为In-As-Sb相图,发现了InAs与InSb化合物,为化合物半导体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期间,他在Fe-Mn-Al合金中发现纯恒温马氏体相变,求出相变激活能,被广泛引用。同时,他还系统地开展了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后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近20年来国际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过去飞机常因起落架断裂韧性不够而发生事故的问题。
        1955年回国后,他领导金属所的一个工作组与鞍山钢铁公司进行合作,解决从矿石烧结、炼铁、炼钢各个工序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为了提高钢的质量,在他指导下建立了钢中夹杂物的鉴定方法,推广到全国。1957年后师昌绪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开发之中。首先,他认识到真空冶炼是生产高温合金必由之路,引进了我国第一台试验用高真空感应炉。同时,他认为疲劳问题是航空材料的要害,在他领导下,先后建立了高温疲劳、大应力疲劳及疲劳与蠕变交互作用等试验方法,对我国航空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80年代疲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打下基础。鉴于我国缺镍少铬,1958年他提出以铁基代镍基高温合金的方针,并发展出我国第一个可与某些镍基合金性能相媲美的808合金(GHl35),后来被大量用作我国歼击机发动机的涡轮盘材料。与此同时,还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铸造高温合金——916合金,这个合金既不含Co,其性能又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但由于当时国内不具备真空冶炼的生产条件而未能投产。此外,还发展了高性能的变形高温合金,当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难以变形,师昌绪提出包套挤压新工艺,用此可以使任何难变形合金都可成形。这一工艺后来在我国发展成为包套轧制、包套锻造,对我国高温合金的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我国歼击机的性能,1964年航空研究院总工程师荣科教授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代替实心叶片以提高涡轮前温度的方案,并把任务交给金属所与设计单位606所、生产厂410厂合作,实现“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师昌绪作为技术负责人,在金属所组织了上百人的攻关队伍,用了不到两年,克服了很多技术难关,终于在1966年通过了试车和试飞,涡轮前温度提高了100℃,加大推力11%,降低油耗14%,使飞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
        在师昌绪的指导下,金属所在我国首先研制了工业燃气轮机用耐热腐蚀高温合金,并向工厂推广。在系统研究高温合金凝固过程的基础上,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对合金元素在凝固过程中的偏析具有破坏作用,从而发展出一系列低偏析合金,有些合金已推广到目前正在研制的发动机上。这一发现成为我国对国际高温合金的一个贡献。这一原理已成功地推广到其它材料体系,为此,在金属所建立了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金属所期间,师昌绪还主持合金钢研究室的工作,他在新型高合金钢的发展方面也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1959年他领导研制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液氮、液氢温度下比镍铬不锈钢有更好的韧性;作为耐热材料,可达到Fe-Cr-Ni耐热钢(A286)的水平;作为无磁材料,比铬镍不锈钢优越,已用于变压器。这类高锰钢的冶炼、加工、焊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在师昌绪的领导下,都逐一得到了解决,推动了全国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发展。从1958年起,金属所就对铬锰氮系高合金钢开展研究,先后研制出在尿素工业中有优异抗蚀性能的无镍不锈钢,已在中小尿素生产厂推广;一种耐热钢,已用于工业加热炉;另一种高强度不锈钢,用于潜艇桅杆。
        师昌绪在研究与开发工作中,重视与工厂密切合作,一方面解决他主持研究发展的新材料在推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聘参加工厂的攻关项目。以前面所述的空心叶片、808铁基高温合金、Cr-Mn-N无镍不锈钢及Fe-Mn-Al合金钢等的推广来看,无不是用了8-10年的工夫。从冶炼、铸造到验收标准的制订,一一得到落实和考验,直至生产牢固地被工厂所掌握。
        师昌绪是金属材料与腐蚀两个学科的博士导师,自1978年以后,每年都招收几名研究生,与所内研究员联合培养,至今已培养出博士约50名,硕士约30名,合作研究发表论文200多篇。在金属所期间,与其他科技人员合作,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项。
        师昌绪虽年愈古稀,每天仍以其旺盛的精力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勤奋地工作着。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