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中,通信与测控(TTC)专家,1937年10月生于重庆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重点学科“电工理论新技术”及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运载器测控及遥感信息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他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60-1965年在中科院计算所从事计算技术研究。1965-1985年在航天部从事卫星通信、雷达、遥感、测控的研究工作。1985至今在重庆大学从事通信与测控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他在通信、雷达、遥感、测控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6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00余名。此外,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光华科技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荣立航天部一等功、重庆大学特等功等荣誉称号。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的主要研究成就集中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特种通信系统”,创新与科技进步点:①是我国扩频增益最高的移动通信系统,扩频增益G>103且用匹配滤波器解扩,故同步快,抗干扰,信号隐蔽,②设计新颖:既能通信,又能测控(遥测,遥控,跟踪测角,测距,测速),③级联码编译码,抗深衰落并有8dB的编码增益,④数字多波束,提高了信噪比与抗干扰力。由于本项目在这4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且已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社会、经济效益。故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系统”首次在我国实现了传输型卫星遥感。他设计并亲自参加研制的这一系统是一个及遥感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TTC为一体的复杂星-地系统。包括:星上CCD电视摄像机和地面高分辨率监视器、星上图象压缩处理和地面解压缩处理、星上高速数据传输和地面高速数据接收、遥感系统自身的星-地遥测和角跟踪系统。该系统连续4年传回大量高质量遥感图片,使我国在有了回收胶卷型遥感卫星后,又有了实时传输型遥感卫星。奠定了我国传输型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的基础。故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统一扩频测控及图像传输体制”本项目被同行专家评为是最先进的测控体制,使测控系统具有高增益扩频系统的一切优点,并能把扩频测控信号与图像信号统一传输,简化设备,且图像隐蔽。故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4.“飞行器统一测控综合终端装置”首次实现了扩频四合一测控系统(跟踪定位,遥测,遥控,图像传输)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实现了高达40dB扩频增益;提出“大步进”解决了长扩频码的快捕问题。由于采用了创新、先进技术,确保该无人机的先进性(至今),故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5.“精密跟踪系统中频率截获新方法”提出重心频率概念和相应的硬件实现方法,解决了国内外已有方法对复杂谱线信号的错锁和不抗干扰的问题,且极大简化了设备。重心频率理论及其硬件实现方法丰富和拓展了学科理论,使频率截获技术产生突破性进展,在卫星-地面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故获198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6.“双频多普勒频率截获接收机”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测控站的主要设备。频率截获是当时的瓶颈问题。国外的同类设备有五大机柜,而他研制的设备(在同样元器件和工艺条件下)只有一个抽屉大,且性能更好:捕获速度快、抗干扰、不会锁错谱线,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我国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时,因故,卫星未入轨,姿态也不对,因此卫星不能进行通信。他临危受命,突击研制出高灵敏度(达理论极限)的“卫星语音通信机”,首次实现了我国卫星通信。 他现在从事的研究项目:①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②“隐蔽卫星通信、③大型建筑物及灾害性地质的微变形与微位移测量(这一项目已进入推广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