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雪涛,免疫学家,1964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免疫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副主席、《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主编、J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常务副主编、Cell Mol Immunol杂志副主编以及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IF3.1)、 Hematologia (IF3.4)、Cancer Sci (IF2.8)等编委。1981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1986年本科毕业后师从免疫学家叶天星教授攻读免疫学硕士。攻读学位期间,独立撰写了43万字的学术专著《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和临床》,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于1990年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讲师,1992年10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起担任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1995年10月至今任教研室主任,1996年1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2004年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雪涛教授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的基础免疫学以及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曹雪涛教授在对DC的功能调控的研究中,发现DC表面的Fas系统并不向胞内传递凋亡信号,而是促进DC的成熟和活化。他根据DC的迁移对其发挥免疫功能至关重要的特点,提出并证实了通过增强DC对T细胞的特异趋化活性,可显著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论文发表后,被Ann Rev Immunol. Nature等引用和述评,认为是增强DC活化T细胞的新的有效途径。他发现树突状细胞除了具有传统的抗原提呈功能外,还具有两类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即对活化的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以及造血支持作用。上述研究丰富了对树突状细胞的认识,部分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曹雪涛教授等通过大规模随机测序以及差减杂交体系从DC中发现了124条全长新基因,对其中22条开展了性质分析和/或功能研究,发现了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的第10个成员Siglec10;独立发现的新型趋化因子MIP2γ重组蛋白能有效趋化中性粒细胞和DC;发现新型热休克蛋白Hsp70L1能够激活DC并具有Th1类免疫佐剂作用,以及人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家族的一种新型抑制性受体hKIRL1具有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自主发现的12种新分子被HUGO正式命名,分别为TAOK3、SPFH1、SIGLEC10、SEPT10、CXCL14、CCBL2、HSPA14、RAB7B、CRLF2、GMPR2、ZBTB20和CST9。上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工作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曹雪涛教授等发现传统免疫学中普遍认为的不再增殖或走向死亡的成熟树突状细胞通过脾脏基质的诱导进一步增殖并分化发育,成为一种具有特殊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diffDC),这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深入认识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以及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结果于2004年在Nat Immunol作为封面论文发表,Nat Immunol对此工作进行了专门评述。 曹雪涛教授在肿瘤的免疫和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提出了多种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并研究了相关机制。 曹雪涛教授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21篇,其中在国内完成的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 112 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论文33篇,其中影响因子28分1篇), 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发表论文7篇(包括Nat Med)。以上工作被SCI他引853次。编写和共同主编专著共3部,参编10部(包括国外专著2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3)、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1)、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1998)、二等奖2项(1992年、1999年);获国家II类新药证书2个;研制的两种国家I类生物制品已分别获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4项(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专利8项)。指导的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主持着国家“973”免疫学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学重大项目。 曹雪涛教授还能团结老中青科研人员共同奋斗, 使学科建设迅速发展。他领导的实验室成为军队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免疫学科以及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最初的7人扩大至现有70余人, 仪器设备价值由十几万元增加至2000余万元。已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50余名,指导的博士论文中,4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