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鑫

       郑兆鑫,微生物学家,  1935年10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同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学系微生物学专业, 1964年研究生毕业。现任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学系和微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81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1990年、1993年和1995年,三次赴日内瓦大学开展短期科研协作并被该校聘为分子生物学系客座教授。1986~1993年曾任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2000年兼任美国刊物Viral Immunology编委。1984年至今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报》编委。
        郑兆鑫教授一直从事微生物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首先研究大肠杆菌和棒状杆菌的质粒与转座子,1983年后研究抗猪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钙解素基因相关肽的遗传工程以及脑型疟原虫的抗原基因等项目。郑兆鑫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199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合作者)和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合作者)。主要科学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抗猪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
       家畜口蹄疫病毒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 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一旦爆发,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巨大,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郑兆鑫教授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抗原表位基因串联, 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一种含有大的蛋白携带分子和口蹄疫病毒的抗原多肽所组成的融合蛋白。以该种融合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对豚鼠、猪都有很强的保护能力。成功地发明了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抗猪口蹄疫的基因工程疫苗。属中国首创,国际领先。
       二、在口蹄疫病毒病防制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研究RNA干扰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影响,已取得重要的进展该项研究首先研究siRNA在细胞及乳鼠体内干扰口蹄疫病毒复制能力,继而证明siRNA在豚鼠和猪体内都有抑制口蹄疫病毒复制的能力。本项研究探索将RNA干扰发展成为有效的抗口蹄疫病毒的全新策略,也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对人类的交叉感染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所写论文已先后在国际高水平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 和 Virology以及Trends of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由于2004年8月在J. Virology上发表的论文是RNAi对口蹄疫病毒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因此迅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2004年11月在Trends in Immunology上发表专评,对郑教授等的工作进行专门介绍。
       三、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质粒与转座子研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从事大肠杆菌新转座因子研究, 首先从质粒R100.1中分离到Tn21转座因子,对该因子的末端结构进行分析,证明Tn21具有Tn3的结构特征。 棒状杆菌是生产氨基酸和核酸的重要菌株。为了建立新的遗传重组载体系统,郑兆鑫教授从棒状杆菌中分离到三个新质粒,即pXZ10145, pXZ10142和pXZ608以及一个新转座因子Tn45。又从猪霍乱沙门氏菌中分离到新质粒pSFD10。
       四、脑型疟原虫的抗原基因研究
       脑型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尤其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极大。该项研究已从我国云南省勐腊县动勐罕分离株和云南省盈江县农场分离株中分离到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16~17区基因和MSP2基因。为研究人脑型疟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中郑兆鑫教授作为主要合作者,已获200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五、钙解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遗传工程研究
       已成功地将CGRP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克隆和表达,并制备多种具有降血压功能的CGRP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与天然CGRP相比有更强的降血压能力和更长的体内半衰期, 已获两项我国授权发明专利。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