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辉

       黄春辉,无机化学家,1933年5月出生,祖籍江西。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春辉院士1933年5月4日出生于一个多子女的工程师家庭,在抗日战争时期度过了她颠沛流离的童年岁月。严格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其宽容的性格,并培养了她兢兢业业、勇于探索的工作态度。1951年黄春辉院士由上海徐汇女中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5年毕业并留校工作。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曾任稀土化学及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1981~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能源部Ames实验室和美国Arizona大学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应英国皇家学会邀请,作为高级访问教授访问英国一些著名大学并与之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她还曾先后赴比利时、荷兰、前苏联、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科学考察和短期访问。
       黄春辉院士的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主要从事稀土元素的分离化学和配位化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中性、酸性,离子缔合、协同等四种典型萃取体系的萃合物结构。配合宏观热力学的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推动了萃取机理的研究。在用环烷酸从混合稀土中萃取分离高纯氧化钇的研究中,她发现这个体系中分离系数(βLa/y)会随料液中镧钇比例的变化而产生很大改变,镧可由易萃组分变成难萃组分。她用宏观热力学的方法证明产生这个反常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双核络合物的带同萃取,并用模型分子获得了镧-钇双核络合物的单晶结构数据,解决了生产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经包括黄春辉在内的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稀土分离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之后她主动转向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尤其是稀土配合物的光学性质,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对稀土荧光膜的研究。她将荧光性质优越的稀土配合物设计成两亲性分子,利用LB膜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膜厚的优点,以稀土配合物为发光介质,银为反射镜制成共振光学微腔。当微腔腔长为nλ/2(λ为荧光介质发射波长, n为正整数)时,同时观察到荧光强度增强和寿命缩短两个介观物理现象,在不同光学腔长下观察到荧光光谱有很大的变化。最终她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自发辐射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变加以调控的。她还从改善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效率、热稳定性、载流子传导性和成膜性入手,设计、合成了多种稀土配合物,并将它们应用于电致发光研究,收到了显著效果,不断刷新了文献报道的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效率的记录。
       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黄春辉院士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系统地研究了半菁染料的结构与光电转化性质及二阶非线性的构效关系,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并将它们应用于染料敏化纳米晶宽禁带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中,拓展了Gratzel电池光敏化剂的研究范围,用表面修饰电极的办法提高了染料敏化电池的许多重要指标。所组装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得到了提高,向实用化迈进了一大步。
       黄春辉院士先后承担过“973”、“863”、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八五”、“九五” 等重要项目的研究工作。
       黄春辉院士热爱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五十载,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大的乐趣。她深信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认为导师的责任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带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为此导师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甚至和学生一起学习不懂的东西。这样虽然会苦累一些,有时甚至还会很没面子,但她坚信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营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喜局面。在21世纪的科学舞台上,学生才可能具备与国际同行对话的能力和合作的基础。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黄教授以新颖的研究方向深深地吸引着年轻人,极大地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她指导研究生既强调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更强调培养创新精神。指定论文题目从不将指标定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挥余地,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受到严格的训练,科研思维和自主安排工作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她的研究小组成果丰硕,两名博士生的论文分别于1998年和2004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组里的三名青年教师分别获得1998年、2000年、200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一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黄春辉院士1998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3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数次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论文被它引1200余次。出版《稀土配位化学》、《光电功能超薄膜》、《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导论》等专著,参加《无机化学丛书》第7卷《钪与稀土元素》和《稀土》等系列专著的编写。
       今天,年逾古稀的黄院士仍然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不知疲倦地默默奉献着。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