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院教授。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51年5月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徐光宪的科研领域涵盖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他深入研究稀土化学基础问题,阐明了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征和化学键的性质,揭示了稀土化合物配位数的规律性;发现了稀土分离体系具有混合萃取比恒定的规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适用于稀土萃取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建立了完整的稀土分离优化工艺设计方法,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实际生产的“一步放大”。上述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工业,为我国稀土分离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微乳萃取新概念,开辟了应用界面化学理论研究萃取过程的新途径;揭示了稳定化合物的成键规律,为合成新型功能化合物提供了理论线索;合成一系列含稀土多核异核配合物,开拓了分子基功能材料研究的新领域。 他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和三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和三等奖(1991)、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4)、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物质结构》,1988),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徐光宪,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9年9月和1951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5月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在化学系和技术物理系任副教授(1951年)、教授(1961年),主持建立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1986年)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1980年11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第一、第二届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会理事长、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1984年迄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1981年迄今),《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主编(1983年至今)。 徐光宪教授的科研领域涵盖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化学和稀土分离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我国稀土分离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稀土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更是许多高新技术材料的关键成分,故被美、日等国认定为战略元素。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邓小平曾称其战略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由于稀土元素价层电子结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十分困难。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稀土工业的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国际稀土市场被外国厂家垄断。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他深入研究稀土化学基础问题,阐明了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征和化学键的性质,揭示了稀土化合物配位数的规律性;发现了稀土分离体系具有混合萃取比恒定的规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适用于稀土萃取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建立了完整的稀土分离优化工艺设计方法: 1提出了“混合萃取比”的新概念和“恒定混合萃取比”的基本假设,推导了包括最优化级数、和料液、萃取液、洗涤液的流量比和浓度比的公式,奠定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优化设计方法。 2将串级萃取理论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恒定混合萃取比体系,突破了原串级萃取理论对于分离体系必须满足恒定混合萃取比特点的基本假设,使之普遍适用于所有稀土的最优化工艺设计。 3创建了“一步放大”的专家设计系统,适用于各种稀土矿种原料、不同分离指标和流程的萃取工艺设计,实现了工艺参数计算设计后可“一步放大”到工业生产,节省了常规试验、中试、扩试、工业试验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从而加快了新工艺的研究、应用周期。 4提出“全回流、半回流、正常操作”的启动法,可把启动时间缩短到常规操作的五分之一,同时避免了在启动期间的不合格产品,可普遍适用于旧工艺的改造和新工艺的建立,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5提出“三出口”分离工艺、“轻、中、重稀土元素的全分离”、“高纯中重稀土萃取分离”,以及工艺衔接中的“稀土皂化”和“稀土洗涤”等多个稀土分离新工艺流程,在理论和技术研究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述成果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面貌,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跃居国际领先地位,大大提高了我国稀土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国际上称之为“China Impact”,影响很大。 作为一名前瞻性战略科学家,他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1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方面,提出正弦型同系能级线性规律公式、提出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圆满解决了Pauling、Mayer等人的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划分分子结构类型(nxcπ)格式和判断其稳定性的结构规则、阐明了稀土化合物的化学成键特征。 2在配位化学方面,与吴瑾光最早发现钠、钾等碱金属离子具有络合配位能力,并测定出碱金属离子与某些阴离子之间的配位平衡常数;在稀土元素多核异核配合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3开拓了分子基功能材料研究的新领域,设计、合成一系列结构新颖的二维和三维分子磁体,观察到丰富的磁有序相(铁磁、反铁磁、亚铁磁、自旋反转、变磁、自旋倾斜和自旋玻璃等)。这些研究对理解分子中特殊磁物理现象的本质,发展新型分子磁性材料有重要的意义。 41980年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微乳萃取的新概念。开辟了应用界面化学理论研究萃取过程的新途径。到20世纪90年代,该领域已成为萃取化学的一个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 5在分子光谱研究方面,发现一种新的不同于已知的拉曼共振增强和表面增强的机理,称之为拉曼反馈增强机理。 他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稀土科学家。 他迄今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应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指导者身份共发表论文540余篇,其中SCI收录230余篇。在稀土萃取分离和串级萃取理论及应用方面所系统发表的近百篇论文,已成为我国稀土分离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他还出版了《稀土》(上、中、下册)、《稀土的溶剂萃取》、《萃取化学原理》、《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简明教程》、《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等十余部专著,其中《物质结构》一书印数高达15万册。培养了我国两代物质结构方面的师资和科研人员,荣获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全国化学类图书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著作。 他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和三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和三等奖(1991)、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4)、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物质结构》,1988),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