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

        陈景润,数学家。1933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53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四中、厦门大学,1958年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是《数学学报》、《数学季刊》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
        陈景润在从事数学研究的几十年中,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四部:《初等数论》、《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组合数学简介》等。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著名的哥德巴赫(Goldbach)猜想研究中证明了:① 每个大偶数可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② 设D(N)是N表为两个素数之和的表法个数,证明了对充分大偶数N有D(N)<7.8342C(N)/(lnN)2。陈景润于1973年发表的(1+2)的详细证明,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许多研究结果至今仍是国际上最好的。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
        1938—1948年陈景润读小学、中学期间,由于受到数学教师的影响,对充满奇妙问题的数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9年进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学习,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由于他性格十分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因而对中学教师这一工作很不适应。当时的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了解到陈景润的处境和希望献身于数论研究的志向后,于1954年将陈景润调回厦门大学担任助教。在这里他订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计划。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陈景润对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及原苏联数学家N. M.维诺格拉多夫等人的专著及一些重要的数论方法有了深刻的了解,很快写出了第一篇有关塔利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华罗庚教授的注意。1957年,经华罗庚推荐,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从1958年起,陈景润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了《初等数论》、《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组合数学简介》等四部著作。由于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于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陈景润先后受聘担任贵州民族学院、河南大学、厦门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并任《数学学报》、《数学季刊》主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数学所的几十年,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勤奋刻苦,踏踏实实,以惊人的顽强毅力,坚持不懈地从事着解析数论及应用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圆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及三素数定理中的常数估计等研究中,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为人类的数学研究事业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更是受到世人瞩目。哥德巴赫猜想是18世纪德国数学家C.哥德巴赫(Goldbach)提出的。1742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是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作出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不能证明它。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为了证明这个猜想,耗尽了心血。 1966年,陈景润宣布他证明了(1+2),但仅叙述了几个引理的结论,没有给出详细证明。当时这个结果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承认。1973年,他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猜想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光辉的顶点”,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由于这个定理的重要性,人们曾先后对它给出至少五个简化证明,其中潘承洞、丁夏畦及王元所给出的证明尤为简洁。
        陈景润在证明(1+2)中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提出并且巧妙地实现了一种新的加权筛法。在他的加权筛法中出现一个和式Ω,通常的邦别里-维诺格拉多夫均值定理无法对Ω中出现的余项给出合适的估计。潘承洞、丁夏畦及王元曾明确指出:估计Ω的关键实质是需要建立一类新型的均值定理。
        在和式Ω的估计中,陈景润巧妙地把估计某种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转化为计算另一种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这个极其简单的思想加强了筛法的威力,被国际数学界称为转换原理(Switching Principle)。1972年,伊万尼斯也曾独立地提出并运用过这一思想。这一原理与各种均值定理相结合,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结果。
        多年的艰辛工作,严重损害了陈景润的健康。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拼搏着,他 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自己所热爱的伟大的数学研究事业。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