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先光,古生物学家,1949年3月生于江苏丰县。初、高中就读于徐州市第一中学,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留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学位,同年留该研究所工作。1990年赴瑞典,期间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4年为研究员,1997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古生物系博士学位。1997年8月从瑞典回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作为二级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攀登项目课题,继续从事澄江动物化石群的研究工作。2000年8月,因研究澄江动物化石群工作的需要,调入云南大学,负责或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为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1984年7月,经过长期艰苦、细致野外工作,侯先光等在云南省澄江县早寒武世地层内(5.3亿年前)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该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被《纽约时报》称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世界科学家把该化石群评价为“永远是科学的大厦”。他为早期生命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性研究领域。
澄江动物化石群地质时代是处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该动物化石群的发现为人类窥视地球最古老生命打开一个明亮的窗口,使科学界要重新思考寒武纪大爆发、重新思考动物各个门类起源和演化等重大理论问题。虽然生物演化中的突变现象人们早有认识,但生物的高级分类单元、特别是门一级生物的突变演化是人们所未能始料的。寒武纪早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给我们提供的证据是,现在地球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开始不久就几乎同时出现(爆发)。这不仅确切无疑地指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真正意义,而且明确指出现在地球生存的各种各样动物,无论是低等的海绵动物还是高等的脊椎动物,其基本身体造型开始出现于寒武纪大爆发。这一结论性的涉及各个动物门类起源和演化的证据是人类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能够获得到的。
作为发现者之一,侯先光在云南作了大量的野外工作,进行了先期艰苦的开创性工作,开辟了一些澄江动物化石群采集新地点并作了较详细的采集工作,极大地扩大了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分布范围,采集了成千上万块保存软躯体化石标本。这些早期艰苦的工作,为全面、系统研究澄江动物化石群奠定了坚实基础。至1988年,他发表有关早期论文7篇。1989年出版的世界最有影响的畅销书之一“Wonderful Life”引用了这些论文,把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世界加以介绍。
他对澄江动物化石群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描述发表了澄江动物化石群中绝大多数动物新属种,发表有关澄江动物化石群文章近60篇,专著4部,其中出版英文专著3部,把发现该化石群所引起的国际轰动进一步提高到科学理论的认识水平。他发表的3部有关研究专著被外国专家在《NatHre》、《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书评,向世界加以介绍和推荐。他的这一系列工作,使科学界对这一最古老动物化石群的面貌和生态、寒武纪大爆发、现代动物门类的起源、演化有了一个较为全新和全面的认识,为全面揭示澄江动物化石群的意义和寒武纪大爆发特征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澄清了某些“怪诞”的化石,恢复了这些动物的固有特征,使这些困扰古生物学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怪诞”化石不在怪诞,其研究成果被评价为“令人吃惊的研究成果”。对澄江动物化石群中的叶足类、奇虾类、古蠕虫类化石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新的分类,首次论证古蠕虫类不是环节动物。通过对高肌虫化石软体附肢的研究,首次得出高肌虫既不是介形虫也不属于甲壳动物的结论。出版了高肌虫研究英文专著,澄清了早寒武世高肌虫基本分类研究的混乱。首次揭示与奇虾类相似的大附肢也存在双瓣壳节肢动物中,这一特征不是亲缘关系的证据而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出版了澄江动物化石群中的节肢动物研究英文专著,该专著新的解释和复原也纠正了根据保存较差的布尔吉斯页岩化石所作出的结论。最原始的节肢动物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澄江节肢动物提供了极好的证据,专著作了充分的论述。该专著以澄江节肢动物为基础,结合布尔吉斯页岩节肢动物,对全球双分支节肢动物作了全面总结,根据演化特征进行了新的系统分类。该专著的出版,也使我们了解到从原始到现生节肢动物一个漫长演化历程及它们在系统分类学上的相互关系。首次在《Nature》发表文章,揭示澄江动物化石群中的叶足类的科学意义,澄江叶足类化石被选为《Nature》该期封面。侯先光等对澄江动物化石群中的脊椎动物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20周年之际,出版了全面总结澄江动物化石群研究之英文专著。澄江动物群展示了一个极其广泛的动物门一级的形态变化,指出现代各个不同的动物门类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形成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生动的一个例证。从根本上修订了“寒武纪大爆发”理论,把原来“寒武纪大爆发”理论对当时生命的模糊认识上升到现代各个门类动物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起源、早期演化、生态等理论的具体认识上。
最古老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对重新认识寒武纪大爆发和各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演化理论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列举了这一最古老动物化石群的发现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令人瞩目的重大成果之一。由于发现和研究这一化石群的贡献,他获得了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特等奖,1997年香港“求实基金会”集体奖,1998年南京十大科技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