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炳权,高分子化工专家,1933年11月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由部队保送到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53~1954年在北京俄专二部学习,1954年夏赴苏联留学,从事耐高温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高分子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59年夏至1971年在成都工学院塑料、化纤、高分子等教研室任教,讲授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并从事醛类聚合物研究。1972年至今在北京化工研究院从事聚烯烃结构、性能、聚合工艺与催化剂研究。历任课题组长、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化工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国内多家化工刊物编委和顾问。
毛炳权院士长期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机理、聚合工艺、聚烯烃结构和性能等方面从事研究工作,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成果产业化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如下:
1. 20世纪70年代国内引进的大型聚丙烯装置由于所用催化剂活性低、定向能力差,因而工艺流程中需要增加脱灰、脱无规物、脱灰剂回收和溶剂回收等工序,流程冗长,造成设备多、能耗与物耗高、投资大等问题。他领导的课题组在1978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出活性高、定向能力高、颗粒形态好的络合Ⅱ型催化剂,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发出省去脱灰、脱无规物、不用溶剂的间歇法液相本体聚合新工艺,按此工艺1979年在丹阳建成年产2000吨聚丙烯生产装置,随后在国内又建成年产5000~10000吨聚丙烯生产装置。这是我国独创的技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无脱灰、无脱无规物、无造粒的“三无”工艺。由于该工艺流程短、设备少、投资省、成本低,可利用国产设备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炼厂丙烯生产聚丙烯,经济效益显著。此技术1982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毛炳权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委下达“以炼厂气为原料千吨级聚丙烯技术”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该项研究解决了当时投产过程中出现产品等规度不稳定、产品中氯含量高等影响产品质量问题,使得全国近百套中小型聚丙烯装置能正常生产。该项目1985年分别获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述创新技术为基础,我国在1980年至1990年间,建成中小型千吨级聚丙烯装置共一百一十多套,生产能力达七十多万吨/年。
2. 1984年开展新一代聚烯烃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研究,“用于烯烃聚合和共聚合的催化剂体系”,获中、美、日、欧洲多国专利。1988年专利许可证转让给美国菲利普(phillips)石油公司,许可费1500万(2003年增至1800万)美元,现由美国安格(Engelhard)公司生产,在国外称Lynx系列催化剂,生产能力达120吨/年。在国内称N催化剂,由中石化奥达公司生产,生产能力80吨/年(每吨催化剂可生产聚丙烯2万~3万吨)。这种聚丙烯催化剂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经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能适应国际的主要聚丙烯生产工艺(如三井Hypol工艺、Himont的Spheripol工艺、BASF’的。Novolen工艺、BP Amoco的Innovene工艺等),因而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Himont和三井公司对聚丙烯催化剂市场的垄断。随后在此催化剂基础上又开发多个催化剂品种,此项技术在199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以N催化剂为基础开发的“聚丙烯环管成套技术”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1990年承担国家计委下达的“聚丙烯球形催化剂”的“八五”攻关科研任务。球形催化剂特点是催化剂和制得的聚烯烃颗粒大小均匀、呈圆球形,适用于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以生产多相共聚物,应用球形催化剂生产的粉料有可能直接加工,免除造粒工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
他领导课题组在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和产业化中解决了球形氯化镁载体结构稳定性、比表面、颗粒径大小可控等一系列难题,使该项催化剂技术在我国实现了工业化,在国内称为DQ催化剂。1997年获中国专利,1999年建成生产装置。DQ球形催化剂已在国内大、中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中推广应用,并大量出口东南亚及中东国家,获很高评价。200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毛炳权长期从事聚烯烃催化剂及工艺研究,三十多年来他重视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其发明的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聚丙烯催化剂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至今获国家发明奖三项,省部级奖11项。
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授权和申请专利十多项。近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