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衡高

        丁衡高,惯性技术和精密机械专家,1931年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系。1957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仪器学院攻读精密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1961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前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前七机部有关研究室、所技术负责人、战略导弹主任设计师、原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副部长、原国防科工委主任,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导师。
        1952。1956年,丁衡高在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7年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机械研究室任仪器设计组组长,组织参加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精密材料试验机、精密光学大平板仪、光学经纬仪等设备。1957~1961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仪器学院进行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对精密光学机械动态传动精度和金刚石刻划金属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许多新的关键结论,如否定了在金刚石刃面不可能产生切削瘤的论点,对提高传统精密机械仪器制造具有重要价值。
        1961~1964年,丁衡高在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负责地地、地空、海防导弹型号的陀螺仪、加速度计、自动驾驶仪等仪表的研制工作。当时制约我国弹道式导弹的精度提高的瓶颈是陀螺仪,他指导和参加研制成功我国每一个自行设计的双定子对称结构等刚度陀螺仪马达,解决了陀螺仪马达不等刚度影响精度的问题,减少了陀螺的振动漂移和热漂移,保证了我国第一代战略导弹的命中精度。1963年,他完成了改进光学动平衡机的分析计算报告,在当时3000转额定转速的动平衡技术基础上,实现了每分钟30000转额定转速下的动平衡,对提高陀螺精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衡高及时跟踪国外惯性新技术的发展,在研究了惯性仪表技术,特别是战略武器惯性仪表技术的发展过程后,于1964年在我国首先提出受激光器在惯性制导器件中应用的意见,并有专论《受激光发射器在惯性制导元件中的应用》。
        1964~1970年,丁衡高在担任某型号战略导弹主任设计师期间,首先突破战略武器气浮惯性仪表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空气轴承的承载、刚度、进气、保压、过滤等技术问题,设计并研制出实验室净化气源系统;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空气轴承、三自由度气浮陀螺及气浮陀螺加速度计。静压气浮惯性技术除成功运用于战略武器和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外,还在舰船、航空和兵器惯导系统及测试设备中广泛应用。1978年,研制成功的“静压空气轴承”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静压气浮技术及其在惯性器件的应用”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1970~1977年,负责某战略导弹惯导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工作,突破液浮惯性仪表与平台的关键技术,在国内首先把液浮技术运用于导弹惯性系统。丁衡高解决了其中惯性器件的热设计、结构设计、伺服系统设计,以及惯性仪表与平台的误差分析问题,解决了高精度球形轴承和浮子静平衡装配工艺等关键技术,提高了系统精度。1978年,“液浮惯性平台系统”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
        1985年,某战略武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丁衡高为第四主要完成人(实为各硬件工作第一获奖人)。
        1978年丁衡高主持战略导弹精度分析鉴定技术工作。这一工作为某型号战略导弹全程试验的弹头落点散布提供的科学数据,被作为当时划定试验区域范围的主要依据。丁衡高参加了全部技术工作,他个人的研究重点是精度分析鉴定技术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惯陛器件的测试方法,确定惯性器件误差模型和分离误差系数。
        1982年丁衡高根据国内外远程导弹飞行试验中的遥测参数,负责组织并参与分析导弹拘性能结构工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学进步二等奖。
        90年代至今在我国大力倡导开展微米/纳米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核技术领域的开石者之一。他在1994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的军民两用技术——微米/纳米技术》一文中i次提出了“微米/纳米技术”的名词,得到了相关领域许多科技人员的赞同,也受到中央领孚I司志的高度重视。他多次就微机电系统(MEMS)、微型惯性测量组合、微小型卫星及微型义器等技术专题发表多篇论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微米/纳米技术工作。先后培养系统领域尊士生多名。其中有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水平。
        此外,多年来丁衡高结合世界新技术革命和高技术武器发展的动向,结合我国国防科技硇武器装备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次提出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有深远意义的观点和建踅,例如他倡导重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应用卫星和卫芭应用;在国内航天界首次提出“概念论证”的概念;提出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要乏展攻守兼备的关键技术等观点,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