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蔚六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家,1932年10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1955年至今一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原广慈)医院及第九人民医院工作。历任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等职。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第4届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一召集人和医学专业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理事,国际牙医学院院士,国际牙科研究会和美国颞下颌关节外科学会会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50年,擅长颌面部肿瘤外科、口腔颌面整复外科与颞下颌关节外科。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即致力于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立即修复,创用全额隧道皮瓣转移。他首次提出了“针刺得气留针”的方法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手术,获得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奖(1990)。20世纪70年代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率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一期整复和舌、腭、颌等器官成形术,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981,1994)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988)。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在国内首先施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为晚期肿瘤病人开辟了一条可望治愈的途径。其3、5、10年生存率达到48.8%、35.1%和20%。这一手术先后获卫生部(1980)和上海市(1999)科技进步奖。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22项24次。其中“游离前臂皮瓣软腭再造术”及“经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分获国家发明奖(1996,1997),后者并被国外专著所引用。他在国内首先对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OSAHS患者行手术矫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他十分重视中医中药,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中,倡导“综合序列治疗”,使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
        邱蔚六教授曾30多次出访国外和讲学。1989年他作为特别演讲者,应邀在美国第7l 届口腔颌面外科年会上作了“头颈部肿瘤的处理——中国的经验”的专题报告,被誉为是中 国学者在该年会做专题报告的第一人。
        邱蔚六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第2、3、4届成员,口腔医学评议组召集人和医学专业学位委员会委员。他先后培养了博士 研究生30多名、硕士生研究生20多名,博士后出站6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各大口腔 医学院校的院长和口腔医学界有名的后起之秀。他先后主编出版《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和专著14本;参编《整复外科学》、《头颈肿瘤学》等20多本 专著;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他是国内20多种有关医学杂志的编委;曾任《上海口腔医学》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副主编。现任《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主编及《chinese J. Dental Rearch》副主编。也是国际著名杂志《Oral Oncology》的中国编委。
        邱教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颇受患者好评。20世纪60年代为开展口腔颌面部针麻手术,他曾率先在针麻下接受耳前淋巴结摘除术,以亲身体验针麻的效果。
        邱蔚六教授自1986年以来即担任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也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的理事。他和他的同事、同道们一起为中国的口腔颌面外科事业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他还是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创建人之一,先后担任过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为中国的头颈肿瘤外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做出过很多贡献。他所领导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是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曾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1989)、上海市先进教师(1996)、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2004),并获得首届中国医师扬子杯奖(2004)。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