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尅戎,骨科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1934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先后在铁道部四局医院、汉口铁路中心医院、上海铁道医学院任住院和主治医师。1975至今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任职。1984至1985年在美国Mayo医学中心任客座研究员。现为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及博士生导师、上二医九院临床医学院院长、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二医大骨与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张江医学内植物工程联合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长、国际生物材料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内固定学会(AO)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等20余个学术团体职务。是医用生物力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等14本国内、外专业杂志的主编、副主编、编委。2002年经法国外交部与卫生部批准,被授予地中海大学荣誉博士称号,2003年被授予上海市卫生界最高奖一医学荣誉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因在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骨质疏松症、形状记忆合金制品在骨科临床的应用等众多领域的成就,先后获全国发明二等奖、全国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一等奖等26项奖励。
一、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医学领域
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并将其用于人体内部。已在全国340多家医院中推广应用。以后又相继发明形状记忆双杯髋假体、锯齿臂环抱器、肩锁关节与锁骨内固定器等,均获专利并用于临床。通过国际学术杂志和会议介绍,推动了国内外形状记忆合金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因此在国际会议上被授予形状记忆合金医学应用奠基人金杯,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和首届上海市发明家称号。
二、为发展人工关节作出创造性贡献与美国Iowa大学合作,在国际上首先研发骨粒骨水泥,植入骨腔后新骨可长入骨水泥而兼具机械和生物学固定作用,已用于人工关节固定和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有关论文在国外被广泛引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际上首先研发了能提供多平面360°活动的新型人工肩关节、人工全距骨+全踝关节,4种不同的髋臼支持托、5种四肢肿瘤假体、半骨盆假体等,均成功用于临床。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在国内最早将CAD/CAM、快速原型技术等用于定制型人工关节,创造性提出优先区定制概念并取得国家专利。目前计算机辅助定制型人工髋、膝、肩、肘、腕、踝、骨盆、长骨已在全国许多医院推广应用,使因肿瘤、损伤、先天异常所致的严重关节毁损患者获得重建关节、恢复功能的机会。建立了上海交大一二医大医学内植物工程联合研究所并任所长,形成生产实体,为医工结合的深层次发展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走出新路。2001年与上海交大共同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上海医学奖一等奖和中华医学奖二等奖。
三、开拓发展我国骨科生物力学
1982年,创办了国内医院中最早开展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建立中国正常人步态和人体平衡系列参数。基于大量骨折内固定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总结并提出“应力松弛”和“选择性应力遮挡”等骨折治疗理念,研发可变刚度接骨板。探讨了骨力学强度与骨显微构筑的关系、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机理,建立计算机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系统。并创办了国内第一本生物力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推动了国内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先后获国家教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四、率先开展骨科基因治疗研究
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进行人BMP-2基因治疗的研究,将基因工程技术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即利用腺病毒等载体将BMP-2基因导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内,再将这种细胞植回体内,让细胞持续一个月在局部不断产生生长因子,促进骨的再生,从而修复骨的缺损。他带领课题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裸鼠、大鼠、兔直到哺乳动物羊的骨再生实验研究,特别是修复了在国际上被公认为难题的大动物羊胫骨大节段缺损,并对这项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实验观察,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法国Littoral大学合作建立中法生物材料与细胞治疗联合研究室,加强国际协作,开展生物材料、细胞反应器、干细胞富集等研究,推动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
四十余年来,戴尅戎教授勤于笔耕,以第一作者或指导者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近两年就有四十余篇。主编参编国内外专著32本,近两年6本。他注重人才培养,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做事”,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一主二翼”即医学知识、计算机和外语的学习,强化学生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后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34名、博士后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