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木材科学与技术专家,1943年2月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66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木材利用系林产化工专业。1966~1978年在泰康、安达造纸厂从事生产实践,历任技术员、调度、车间主任。1978~1987在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1990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合作研究。1981年至今一直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以来任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兼任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理事长(1994~),教育部林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2000~),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200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8~)。
李坚教授长期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
贡献。
一、勇于探索,注重创新,学术成果显著
率先倡导木材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在木材保护学、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等领域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1. 木材保护学
20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了木材保护学、木质材料的界面特性和无胶胶合以及木质材料耐候性的研究。其论文多次被引用。专家评议其专著《木质材料的界面特性与无胶胶合技术》“……将界面特性理论应用于无胶胶合技术……是一本具有创造性的新作,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
1999年主编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木材保护学》,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主编《新型木材》,阐述了塑合木、阻燃木、弯曲木和金属木等改良木材的加工方法、性能和用途,为实现劣材优用和高附加值利用木材资源开辟了新途径。该书多次被引用。
主持国家"948”项目《木材阻燃及防护技术引进》,解决了磷氮硼系列阻燃剂合成中间体GPU溶解度低、转化率低的国际难题,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性能更加优秀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系列技术,深化了木材阻燃理论。于2000年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结论认为:“FRW的合成方法和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明显优于现有国内外同类技术。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产业化示范与后续开发工作得到国家创新基金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支持。其成果“木材阻燃防护技术”2001年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新型磷氮硼阻燃剂的合成方法”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生物木材学
与栾树杰先生率先提出“生物木材学”学术观点,出版该领域第一部专著《生物木材学》,阐述的森林培育与木材品质的关系在木材科学界受到高度评价,多次被引用。主持国家“八五”攻关子专题《短周期工业材材质早期预测的研究》,首次综合运用有序聚类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型最优化方法,攻克成熟材和幼龄材的界定、材质早期预测等技术难关,为人工林定向培育和木材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目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子专题负责人和专题主要完成人的国家“八五”攻关专题《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研究》先后于1998年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木质环境学
1991~1992年,主笔在《家具》杂志发表“木材,人类与环境”近2万字的系列学术论文,论述木材的视觉、触觉、调湿等特性与人类和室内环境的关系,推进了木质环境学研究进程,获省林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其后出版该领域专著《木材涂饰与视觉物理量》、《木材与环境》。
1993~1996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木材的涂饰性与视觉物理量”。专家评价:“在木材表面与涂料的结合机理、改善木材涂饰性的处理工艺、中国主要树种木材视觉物理量的综合分析等方面有明显的创新……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木质环境学研究的空白。”该项目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他主持的“木质环境品质与居住质量的研究”系列成果2004年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类)。
二、注重与企业联合攻关,发展地域经济
李坚教授十分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以及与企业的联合攻关。1984年与柳州木材防腐厂合作完成《马尾松木材改性综合处理技术》研究,解决了马尾松木材体积稳定性差难于应用的实际问题,使企业转亏为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火烧原木的虫害率高达98%,火烧原木保存技术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会同大兴安岭林管局组成的“火烧原木保存技术研究”课题组面向生产,提出选择最佳防治害虫时机、筛选高效熏蒸药剂和研究开发千立方米以上规模的大楞堆原木密闭处理方法,为生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用技术,在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研究方面,勇创国际先例。1989年,该技术在大兴安岭北四局推广,共处理火烧原木194.49万m3,挽回经济损失达6100万元。其应用获1990年度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为该研究课题主持人,负责优化方案、现场试验和技术推广等全面工作。由他主持、多学科专家参加的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培育及生态环境恢复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企业紧密结合,经过近10年的努力,解决了生产和生态环境恢复中的重大技术问题,1997年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
三、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讲授《木材科学》、《木材波谱学》等8门课程,培养和指导硕士12名、博士25名、博士后5名。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国内外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成就,科研选题迅速顺应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指导的学生,有11位博士和博士后出版了专著,7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6位晋升为教授,4位晋为博士生导师,5位获得霍英东青年基金和省杰出青年基金。在他的带领下,所在学科点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为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2年以来主编两部全国研究生教材《木材科学》、《木材波谱学》。2004年他指导的王清文博士,其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并获得长江学者称号。
李坚教授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7,按子专题顺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1),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第1),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5项(3项为第1),专利6项。出版学术著作21部,发表论文230余篇。并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省“七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