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桢,物理学家。1938年3月生于湖南湘潭,祖籍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该校物理系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胡宁教授,攻读理论物理专业。196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副所长、所长。其间,1983年至1984年分别为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和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访问副教授。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国桢于1998年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高级会员(Fellow),以表彰他“在光计算和光物理领域的学术成就、出色的科研管理工作和对国际交流的重要贡献”。
杨国桢现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物质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学顾问委具会委员,纯粹与应用物理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及相关专业委员会会员,以及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兼国家超导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他是第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杨国桢就读于无锡市著名的第一中学。1956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绩如愿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大学期间,杨国桢尤爱理论物理,并考取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胡宁教授的研究生。
20世纪60年代,北京成立“北京基本粒子研究组”,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杨国桢在其导师胡宁教授等指导下,成为研究组里一名活跃的成员。他在利用层子模型概念解释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对层子模型的建立有着重要贡献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在此期间,他及其合作者在我国《中国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该研究小组的工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国桢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光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研究领域,以系统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形成了他的学术成就。特别是,他被公认为中国光物理界代表人物之一,在国际上同类领域中享有声誉。杨国桢代表性工作为:
1.率先在我国开展光计算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单个全息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实现多种给定的变换的理论(又称光学一般变换理论),并推动了光学信息处理的重要发展;
2.发展了光学系统位相恢复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处理有损耗系统相位恢复的唯一有效方法,经应用证明,其方法具有适应性较强和准确性较高的特点;
3.提出了为国内外同行普遍确认的超短脉冲激光连续(谱线超加宽)理论,首次定量地解释了光脉冲的超加宽和加宽的不对称性;此项研究是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与国际著名非线性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沈元壤教授合作完成的,他为此作出的重要贡献已编入专著《Supercontinum Lasei Source》第一章(全书理论部分);
4.在国内率先开创表面、界面的非线性光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5.主持我国首台激光分子束外延装置的研究,并在激光法制备超导氧化物薄膜等方面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杨国桢还在光物理领域中的光子晶体、近场光学等研究作出了前沿性的工作。
6.他于1986~1987年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关于液氮温区超导体研究的国际激烈争中,坚持高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体新材料的探索,参与制定元素替代方案并组织整个研究工作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引用的达800余次。曾先后应邀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40余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8项。并在由他负责和主要参加的研究工作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中国科学院等部委级科技成果奖6项。
杨国桢还作为我国有关科研工作方面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及有关部门赋予他的一些重大科技项目。其中,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激光与凝聚态物质相互作用”重大项目和“激光分子束外延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均取得突出成绩。从1987年起,他作为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第二首席专家兼国家超导中心主任,领导制定和组织实施了国家超导攻关计划、高温超导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超导部分)等,对其工作予以极大的专注与投入,表现了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我国高温超导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从1985年开始,他担任物理研究所所长长达15年之久,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在我国科技战线改革开放处在极为重要的关键阶段,为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及中国物理学界在国际上学术地位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杨国桢在所长任职期间,对研究所科技队伍的建设极为重视,并身体力行,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吸引与培养年轻科技力量,凝聚了一批学术新秀和骨干。他于1985年经特批为光学博士生导师,已有30多名博士生以优秀的成绩和学位论文被授予博士学位。其中1名得到了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2名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多名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奖励。他曾在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特别是他在悉心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自己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坚持理论与实验结合,以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教育激励学生们,建立起尊师爱生、相互合作的良好师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