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六十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1916年6月生于江西省九江市,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0~1942年为张景钺教授的研究生,1946~1949年任清华大学讲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编。
吴征镒的学术生涯是现代植物学在中国本土化和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缩影。他是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奠基人,迄今为止,已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十部学术专著。他主编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和修订版)等专著。不仅澄清了我国植物资源的本底和特点,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植物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他主编的《云南植物志》和《云南植被》是对植物王国云南资源本底的第一手资料;他站在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提出了指导我国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基础性理论,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建议;他创立了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植物有用物质形成与植物物种分布区形成历史相关联的理论;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的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植物资源与合理利用等方面做出了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杰出贡献。
他在科学技术方面主要成就和贡献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主编有关植物志书,提出有关学术观点
先后主编了《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云南植物志》等巨著;提出的被子植物“多系-多期-多域”起源理论和“八纲系统”的方案,是东方人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东亚,放眼世界提出的被子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新理论。
1. 主编了《中国植物志》(1987年至今)。目前全书80卷125册已基本完成,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植物多样性编目的旷世巨著;其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植物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代表《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与Peter H.Raven院士签定了“Flora of China”的合作协议(1988年),该项工作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植物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主编了《云南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等关键地区的植物志。其中《云南植物志》(1~5卷)获199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西藏植物志》(共五卷)1986年全部出版,共记载了西藏维管植物208科1129属5246种,论述了西藏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发展和分区。《西藏植物志》及西藏植物区系论文作为“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生物、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还参与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的编写,主编了《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中国种子植物数据库(光盘)”等十多部巨著。这些积累和研究为当前开展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和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学等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发现和命名植物新亚科、新族和新属22个、新种1300个。主持了唇形科、天南星科、罂粟科、秋海棠科、石竹科和桑科的系统学研究,其中“唇形科的分类、地理分布与进化”获199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 创立了生物“三维律动演化”和“多系、多期、多域”发生的理论,并在世界植物区系的背景上,分析了我国350多科,3300多属,3万多种植物的系统发展和区系地理分化,从而确认被子植物起源于2亿年前(1996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方案》(1998年)。
二、创立了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其历史来源、以及东亚植物区等一系列创新观点
1.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的性质、特征和热带亲缘:提出了“在北纬20°~40°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也是北美洲和欧洲等北温带植物区系的发源地”的理论(1964年)。根据几十年来的工作积累和潜心研究,他于1964年北京亚非科学讨论会上将当时已知产于中国的2848个高等植物属首次划分为15个分布类型,并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的观点,标志着中国植物地理学全面、系统工作的开端。随后,他和合作者们先后发表了《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论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英文);《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横断山植物区系及其意义》(英文);主编、完成了《中国植被》、《西藏植物志》及其姐妹篇《论西藏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和分区问题》(英文),以及《植物区系地理学大纲》(待出版)等一系列论著,代表了我国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水平。他形成的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代表了我国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水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
2. 关于植物分布区型划分及其历史来源:通过对中国种子植物已知3300多个属的分布格局的研究,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15大分布区类型和37个变型(1993,2003),并在进化的背景上,分析了每种分布区类型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历史的渊源,揭示了中国植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964~1998)。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对植物分布现
象及规律最全面和完整的分析。
3. 关于新的陆地植物分布系统:提出了东亚植物区(Asiatic Floristic Kingdom)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与泛北极植物区、古热带植物区等六大陆地植物区并列这一新观点(1996年)。东亚植物区的提出是对世界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标志着吴征镒学术思想体系的完善和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形成。吴征镒认为,过去一般认为世界陆地植物区系为6个区,即泛北极、古热带、新热带、好望角、澳洲和南极植物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Engler的北极-第三纪学说的影响,可以说是从欧洲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植物区系的起源、发展和分区的。关于东亚植物区作为一个独立植物区的观点,则是东方人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从植物区系分区的基点出发,立足东亚、放眼世界而提出的可能更为符合实际的理论,对于整个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和分区将有重大理论意义。“东亚植物区”与“泛北极植物区”并列这一陆地植物分区新观点,对世界植物区系分区系统有重大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形成。
4. 关于中国植被及其分区的理论强调将植物区系的研究与植被研究结合起来,1956年提出的“中国植被分区”具原创性,完成了中国植物区系区划;成为后来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农林区划和国土整治的科学基础。他主持编著的《中国植被》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为我国植物资源学,特别是药用植物和植物化学研究体系的形成做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提出了植物有用物质形成与植物物种分布区形成历史相关联的理论,成功地指导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寻找、开发利用以及引种驯化等实践问题
1. 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生态群落。早在1956年他就率先向国家提出在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58年他和寿振黄先生具体提出在云南建立24个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方案,但由于当时经费和编制等原因,方案和规划未能完全落实。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云南第一个并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799个。他在国内首倡热带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为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和混农林生态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在建立自然保护区要与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相结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胶茶人工群落的建立获得成功。
2. 据植物资源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植物的有用物质的形成与植物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的观点,指导了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并提出利用植物亲缘关系及根据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寻找新资源植物的理论依据。早在1945年完成《滇南本草图谱》,对我国传统中草药进行了学名的考订;20世纪70年代完成《新华本草纲要》,为我国中草药规范化、科学化并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人参皂苷、薯蓣皂素等资源植物在我国的发现和市场化证明了他的“植物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属分布区的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的理论。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见解。他一直非常重视对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通过研究茄属植物的系统、地理分布和化学成分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利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植物的理论依据。先后主编了《中国经济植物志》、《新华本草纲要》以及《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殿战略研究》等一系列专著,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乃至全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橡胶宜林地和热带植物资源考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橡胶宜林地考察,解决了在北回归线以北山地开辟橡胶宜林地的难题,解决了国家当时的战略物资需求。
吴征镒历来非常重视野外调查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曾赴我国西部和云南等地进行植物考察。解放后,根据国家需求,先后组织和参加了中国大区综合考察、中国橡胶宜林地的调查,西南热带植物资源考察,中苏植物学联合考察、中国植被调查等。特别是1975~1976年,已届花甲之年的吴征镒曾两度率队进藏考察,足迹遍及西藏各地。为世界植物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对促进我国农、林、牧以及有关植物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国家的宏观决策,如“橡胶宜林地选择”、“抗美援朝中美军细菌罪证的确认”、“大农业”等方面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多次领导了全国植物资源和植被的调查,其中橡胶宜林地考察、西藏植物考察的成果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982)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7);他参加的《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5)。“橡胶在北纬18°~24°大面积种植技术”获198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4. 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战略。他在1990年提出了“人类生态和植物资源有关的全球战略问题”。提出了人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产生的正反两方面效应问题,以及近代农业不但要有微观利用和改造植物遗传特性的一面,还要有热带至温带以多层经营为核心的生态农业这一对立统一的观点。1999年提出了建立“云南野生种质资源库”的设想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又提出建立“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设想(1999年),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界的认同。
迄今为止,他已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十部学术专著,如《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西藏植物志》、《云南植物志》、《云南植被》和《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等。他先后获国家级一、二等奖5项,院省级一、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获求是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团体奖”。2001年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他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植物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为中国植物科学的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60余年,至今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他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从事学术研究。在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系统整理基础上,2002年完成了《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泛地植物学引论》、《中国植物区系》和《中国植物志》(第一卷:总论)等书稿约400万字的著述,此四部专著将于近期相继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