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秉纲

        童秉纲,流体力学家,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随即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1953年毕业留校,任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1961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任教。1981年起任教授,并担任首批博士生导师。1984~1985年期间在加拿大Waterloo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4校任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198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授,并继续为中国科大服务。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于1952年读书期间就开始讲授理论力学课程,并兼任该教研室代主任。他主持建设了这个教研室,成为50年代国内闻名的先进教学集体之一。以他为第一作者出版的《理论力学》上、下册(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1版)被指定为首批的“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该书迄今已出版到第6版,总印数在百万册以上。
        他于1961年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后,改行教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他是从头学起,边学边教。当时正值科大创建专业教研室时期,他作为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和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协助钱学森、林同骥、卞荫贵等先生建设了专业教学体系。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大学里的正常工作停顿了6年,其中有3年半时间他受尽了难以名状的屈辱,总算盼到了1972年恢复工作。从这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适应我国航天工程的急需,集中精力做空气动力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这意味着直到45岁,他方起步做流体力学研究。此外,他涉及的研究领域还包括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生物运动力学等。
        在做研究工作的同时,他于1978年起又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有6年)和近代力学系副主任以及主任(共计8年)。当时科大早已被迫下迁合肥,濒临倒闭。他与全系的同仁一起,为振兴近代力学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他的促成下,1981年科大流体力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点,他同时为博导;接着固体力学专业也建立了博士点。现在科大力学系的水平居国内前列。
        他和研究生及合作者在下列几方面做了创造性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率先从事研究基于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理论确定飞行器的翼和体的动态稳定性导数的途径,开拓和发展了低速、跨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动导数的整套计算方法,特别是针对跨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的非线性困难,提出了新的模型,即非定常跨声速流的局部线化面元法和高超声速钝头体绕流的非定常内伏Newton—Busemann流动理论。最近,他针对难于算准航天器表面热流的老问题,建立了积分形式的计算热流的有限元提法,克服了传统的微商差分计算引起的不确定性,已用于飞船局部构件的热环境预测。
        为了揭示生物进化的力学因素,特别是探索仿生水下航行器的新概念,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了模拟鱼类波状游动的三维流动模型,建立了三维波动板理论,并定量分析了鱼类几种游动模式的形态适应问题,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后来德国w.Nachti列l group和英国T.Pedley group等将该理论运用于鱼游的力能学、肌肉力学、整体仿真等生物力学研究,并验证了该理论的适用性。该理论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例如,Pedley教授在欧洲生物力学协会20届年会的总结中,将该理论与IJghthil]经典的细长体理论并列,指出它是“一个新的流体力学方法,可延拓用于大波幅情况,更为精确”。Tl"iantafyllou教授在Ann.Rev.Fluid Mech.(2000)的评述中有两处提到该理论的作用。
        他和合作者建立了三维非线性非定常极端曲地面效应的理论:用匹配摄动法建立了三维薄翼在极端曲地面效应下的三阶非线性模型,发现了曲地面与对应的平地面效应之间的等效定理,得出了小展统比升力面和细长旋成体在极端曲地面效应下的近似解析解,进而揭示了曲地面效应的物理规律。
        他和合作者在钝体动态尾迹的涡结构演化、可压缩黏性自由涡流动结构演化和建立自适应涡团模型及相应的确定性涡方法等方面均做了开拓性工作。还出版了《涡运动理论》(1994)。
        由于上列工作,他获得部委级学术奖励8项。
        从1952年到2002年,他从教已50年,培养了难以计数的多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博士10名。他编著、译、校了多本优秀教材。除了上面提到的《理论力学》外,他合作编著的《气体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内容凝练,观点鲜明,因而广受读者欢迎。再有,他的师德和言传身教,始终在青年学生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