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魁,材料化学家,1931年4月生。福建福州人。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56年赴莫斯科前苏联科学院巴伊科夫冶金研究所,作为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的研究生,1960年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晶体学研究室副主任(1973~1977.年)、主任(1978—1981年)、相图与相变研究室主任(1981。1984年)。1984—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兼任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1994。1999年),顾问(1999。),粉末衍射委员会主任(1994一);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1991~1999年),理事(1999一),x射线衍射委员会主任(1995~),相图委员会名誉主任(1995~)。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1994~1998年),理事(1999一)。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物理研究所和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物理学报”和“Acta Physica Sinica(()verseas Ed.)”副主编,“自然科学进展”常务编委,“物理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编委。 自1960年初回国后,梁敬魁一直在材料科学、晶体结构化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应用x射线衍射和热学分析等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固体功能材料(包括高Tc超导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稀土磁性和贮氢材料等)的合成、相关系、相变和晶体结构,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结果。提出极高温瞬时过程测温方案的学术思路,主持并出色完成“核试验瞬时过程测温装置”的研制,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和综述等280余篇,著有《相图与相结构》和《高Tc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获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据SCI检索结果(1974~1998年),有144篇论文被引用774次,其中一篇(第一作者)论寸袖引用130次。 他擅长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晶体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早在60年代初期,他用多晶X射线衍射尝试法成功地测定了一系列金属间化合物和无机盐的晶体结构。在有序化超结构研究方面,他用精确的点阵常数测量和长时间的退火处理,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并进行了解释,丰富了有序化超结构形成的实验和理论。他还提出了晶体点阵常数测量精确度为十万分之三的简便方法,并用于准确地测定掺Nd的YAG激光棒中Nd的含量。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德拜特征温度及其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的。“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的建立和完善”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作者)。 从60年代初以来,他运用实验和实验与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构筑了一系列Ga合金、稀土合金、碘酸盐、铌酸盐、硼酸盐和氧化物超导体系等的相图,其研究结果分别被国内外相图汇编所收集。利用相变诱导作用,成功地从非晶材料中获得了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获得的物相或亚稳相。 70年代,为寻找新型电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他对碱和碱土金属碘酸盐及其复盐的形成、相关系、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及其物理性能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碘酸盐的相图、结构和相变研究”,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通过硼酸钡相关体系相图的研究,纠正了被认为在含硼酸钡一硼酸钠的多元体系中,具有倍频效应的物质是“偏硼酸钡钠”的错误看法,指出具有倍频效应的物质是偏硼酸钡低温相(BB()),并测定了偏硼酸钡的相变温度。首次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出BB()单晶体,并最早发表两篇有关BB()的学术论文。“碱与碱土金属硼酸盐体系相图、相变和相结构的研究”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作者)。 80年代在早期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工作中,他指出在Y—Ba—Cu一0体系中,阳离子Y:Ba:Cu在超导相中的理想化学组成比例为1:2:3,促进了初期稀土系超导体的合成工作;在La-Ba-Cu—O体系中,提出并用实验肯定了I-aBaCu204.5是I-aBa2Cu307超导相在富I.a203区域的固溶体。他根据高Tc氧化物超导体晶胞尺寸a与b轴短,c轴长得多的特点,提出依据多晶衍射谱第一条衍射线所给出的面间距值,确定超导体晶体结构类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简便方法。发现并从晶体结构观点指出在rn—Ba—ca—Cu.O体系中存在一系列不同。值的超导相,并测定了分别属于两种结构类型的八种铊系超导相的晶体结构。总结高Tc氧化物超导体的结构规律。“高Tc氧化物体系超导体的发现”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十一作者),“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作者)。 90年代中期,他主持“新型稀土功能材料探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开始研究轻稀土R__相稳定元素M一过渡族元素T三元系相图和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磁性。研究了一系列由CaCu5型结构衍生出来的金属间化合物和R(T,M)】3等的形成条件,存在的成分范围,晶体结构及其磁性,并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 梁敬魁是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19r78年以来,他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含合作培养),10余名硕士生和指导4名博士后。有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1990年他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