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权,化学工程专家,1934年11月2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德清县。1952年毕业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56年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章元琦先生,1960年毕业。毕业后,在该所(今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1963)、副研究员(1979)、研究员(1986)、课题组长(1963)、研究室副主任(1975)、主任(1983)、副所长(1986)、所长(1990~1994)。1986年第三批博士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历年来,曾先后担任过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等7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化工学报》、《自然科学进展》、德国《(]h~/m.Enz.&’reeh.》等8期刊编委。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4校兼职教授。第二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委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工评议组成员,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的科研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章元琦先生的指导下,进人化工分离领域,从事稳定同位素分离的研究。为了制取高浓度的重水,他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大量并行操作的精馏柱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从而研制成功了理论塔板高度小于30mm的大型精馏设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从液氨中提取重氢的方法,经过全组三年日夜努力,形成了我国独特的重氢制取技术。据此技术建成了数套工业装置,为解决我国重水的急需做出了贡献。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以及其它的奖励。80年代后,他积极参与组织我国膜分离尤其是气体膜分离的研究,组建了国家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他推动了我国无机膜和膜反应的研究。十多年中,所所在的研究组和其它有关的研究组,在有机/无机复合膜、Pd/陶瓷膜分离超纯氢、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以及用膜反应器从青霉素制6-APA的新过程等研究中取得创新的成果。其中.由虞星炬先生直接领导的“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膜反应器”项目,获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世纪70年代初,他和衣宝廉先生组织领导了近百人的队伍,进行航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这是一个包括了电极催化剂,电极、电池和电池堆的构造,燃料容器,饮用水制备等多个单元的系统。大致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了碱性燃料电池全系统的研制并通过了一系列的考核。这个项目,获国防科委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两项。这个项目在研究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技术,如气路设计、静态排水等4项技术至今仍具先进性。90年代他积极推动组织所属单位实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交换膜电池的技术。在水下机器人动力源、燃料电池巴车等工作中取得了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了化学反应工程和应用催化领域的研究。一项有代表性的工作是以工程设计为基础的催化剂性能的研究。他深入研究了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的催化剂在非等温和任意动力学表达式情况下,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产率的确定和优化等问题。198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更值得提出的是他和吴迪镛先生一起发明了方便易行的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从而,成功地开发了十几个以活性非均匀分布催化剂为核心技术的化工新过程,如城市煤气制造(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加氢脱炔(198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硝酸尾气燃烧升温及N0。脱除、浓CO脱氧、c02中NO。脱除等。目前,已先后建立了数十套工业装置。另一项有代表性的工作是关于还原性气体的脱硫研究。适合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煤制气、炼厂气、沼气、冶炼气及其它工业气体的脱硫。 他们在深入研究多孔介质中三相传质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性能优良的脱硫剂,由活性炭浸渍传质促进剂而成,室温时,硫容超过其自身重量的60%。在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后,他们又完成了天然气脱硫的工业试验。克拉玛依和大庆的油田气脱硫的大型装置先后投产已2。4年。这项工作获得了1998年中国科学院发明二等奖,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0年来,他注意化学工程研究和环境、能源、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交叉结合,促进了一批有生命力的工作的成长。如车载氢源、有害酸性气体的膜分离、生物微胶囊用于细胞繁殖等。他所在单位的马小军先生将生物微胶囊用于组织细胞移植和药物控释,世界上首例治愈了帕金森病猴。为了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目前他正组织和指导着一批青年学者进行微型化工系统的研究。 他指导了硕士生11名、博士生18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