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荃

        沈之荃,女,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1931年5月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1962年任苏州大学助教、讲师。1962—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室主任。1980年至今在浙江大学任教。1984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7月至1983年7月为美国.Akron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研究访问教授。曾历任浙江大学化学系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现为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系学位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十余家杂志的编委;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有机固体开放实验室等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委员和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
        1952年以来,沈之荃一直在教育和科研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1988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1995年获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沈之荃是我国过渡元素与稀土催化聚合合成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领域从研究到工业化创建人之一。在过渡金属络合催化聚合特别是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和高分子材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和贡献。
        20世纪60年代早期率先研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从小试到大厂扩试,奠定了我国5个万吨级顺丁橡胶生产厂(如北京燕山橡胶厂、齐鲁石化橡胶厂等)聚合工艺基础,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为集体协作成果,她为长春应化所主要获奖者之一。该成果迄今仍在发挥作用,年产顺丁橡胶已达到20万吨以上。
        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国内外开拓应用稀土化合物作丁二烯等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合成橡胶研制。发展了有特色的催化聚合体系。研制成稀土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等新品种,具有创新特色,协助研究单位及工厂建立了中试装置。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第二获奖人。此成果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其后苏、意、美、德等相继进行类似研究和建立相应生产装置,并誉为性能最佳橡胶。
        20世纪80~90年代末持续推进和发展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在高分子合成和材料方面新方向:开辟稀土催化聚合乙炔、苯乙炔光电导材料;首次提出制备高分子量环氧和环硫烷烃聚合物的新方法;研究成稀土催化聚合极性单体和烯烃齐聚和高聚;创造性地以稀土催化剂固定C02、使C()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出高分子量、热稳定和可降解聚碳酸酯,后由长春应化所继续这方面研究,已取得成效。荣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近年又成功地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稀土催化剂应用于丙交酯、E一己内酯和环碳酸酯等开环均聚和共聚,以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稀土环酯开环聚合”又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沈之荃均为第一获奖人。
        近期又将溶液聚合扩展到稀土催化丁二烯气相聚合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申报了发明专利。
        沈之荃非常重视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为美国名校教授和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所所长,有一位荣获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至今她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4本。获得多项成果奖。
        稀土催化剂定向聚合研究于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她为第二完成人。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于1985年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此为集体协作成果,沈之荃为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主要完成人之一。稀土络合催化炔烃、环氧和环硫烷烃聚合研究于1990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为第一完成人。
        稀土催化剂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于1993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她为第一完成人。环酯开环均聚和共聚新稀土催化剂研究于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她为第一完成人。
        由于沈之荃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被美、日、加、德等10多个国家30余所大学和研究单位邀请访问讲学,并在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学术报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