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际銮

        潘际銮,焊接工程专家,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抗日战争时期随父母迁往云南,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随校迁回北京。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获工学学士,留校任助教,1950年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1953年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南昌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尤蒂卡分校名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顾问教授等。
        在新中国焊接技术发展的历程上,深深地印着潘际銮的足迹:20世纪50年代末试验成功大厚度(800mm)板极电渣焊,为我国当时提出的“以小拼大,蚂蚁啃骨头”的方针,提出有效的措施,由机械工业部组织分队向全国推广,有力地推动了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研制成功以堆焊技术制造大型锤锻镆(10吨)的工艺,解决了长春汽车厂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2 500吨水压机高压蓄势器的研究与生产,为北京市建设重型机械厂做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完成清华大学第一座试验核反应堆焊接结构的研究及生产任务。与上海电焊机厂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填补我国空白,进入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70年代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发明了独特的传感器结构并 利用它研制成功焊缝自动跟踪系统。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电弧控制法,提出了控制电弧的理论和新方法,属国内外领先水平。他由国务院指定担任秦山核电站工程焊接顾问,为工程建设解决重大问题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创造焊接温度场适时检测系统,并用于焊接自动跟踪及熔透控制,具有重要发展前途。
        他主持研究成功并获奖的成果有:“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在理论上突破了有关焊接电源外特性的传统观念,该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984年);“z胪一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联合授予的新产品创造奖二等奖(1965年)。他发明的“焊接电源外特性控制法、弧焊机及其电路”、“动态温度场实时检测传感器99、66交流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电弧控制装置”、“焊接温度场检测装置用传感器”、“空心轴电机驱动的旋转扫描焊炬”和“焊接过程中监测工件坡口和装配状况的光电传感方法”获中国专利,上述专利中第一项还获美国专利。
        潘际銮参与创建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几十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焊接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主编(著)了《现代弧焊控制》,《机械制造科学(热加工)》,《焊接手册》第一卷,《焊接中热裂纹》等8种手册、专著和教材。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例如:GMA焊接的自适应控制、弧焊过程控制、电弧传感自动跟踪系统,以ICCD为传感器的温度场适时检测等。1985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再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77年、1997年分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