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38年4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64.年毕业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被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至今。1975年任室主任,1984年任副所长,1988年提升为研究员,1990年任院科技委副主任,1993年起任分管科技的副院长。1987年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兼秘书长,1991年任首席科学家至今,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第22届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计算物理委员会委员、强辐射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短波长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主编,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核武器物理和强激光技术两方面: 他是我国核武器中子物理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专家。在突破氢弹原理阶段,曾完成多项诊断的理论设计与试验分析。在新一代核武器研究的开创时刻,1975年他受命重建了中子物理学研究室,针对新一代武器研制中存在多个复杂过程、设计逼近临界极限、需发展精密物理诊断等问题并力求实现精确设计的全新要求,正确提出了研究方向与课题,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诊断思想和方法,利用可测的物理量提取武器内部反应的时空信息。其中包括:发现了“理论的裂变次级中子数存在系统偏差”和群参数临界调整误差的“超临界放大效应”;研究了高压缩热核聚变区的“中子一中子碰撞效应”及“超高能中子”的产生,并经实验证实,提出了“非线性中子输运方程”的概念及其求解法和新的超高能中子诊断项目;发展了通过中子针孔照相诊断热核聚变区的方法等。在主持研究期间,对各次试验诊断项目的理论方案和计算起到把关作用,使我国的核试验诊断理论在与试验密切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满足了武器研制所需的多种信息量及其精度的要求。 与此同时,他领导研究室深入进行了中子物理精确化的研究:大力促进了我国微观核数据水平的提高;主持了中子群常数的全面更新研究,推导了积分量对微观截面的敏感度,负责建立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第一个中子学敏感度计算程序。攻关数年,得到了几套新的群参数,精度显著提高;在系统研究中子输运方程精确解的基础上,对中子输运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规律性研究与改进,中子物理学理论计算的精确化是武器设计小型化和精密化的基础,为新一代武器设计与试验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主持专家群体开创了我国发展新型强激光和微波技术的道路,在存在多种不确定技术途径和高风险情况下,担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的首席科学家,他主持研究和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目标、研究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将“863”激光技术主题调整到符合国家需要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轨道。多年实践表明,经审慎选择的技术途径是正确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在他的主持、领导下,我国“863”计划的强激光和强微波技术研究已取得了大跨度的科学技术进步,他主笔撰写了多篇技术论著,对总体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作为关键专题组长,提出并成功主持实施了多项技术综合实验,解决了单元技术衔接和总体集成的工程技术问题,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对自由电子激光、X射线激光等提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促使这几种新型激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他还筹划并具体促成了我国几个强激光和微波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 在核武器与激光技术两方面的成果,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部委一等奖、二等奖等成果十多项。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出版《核试验诊断理论》(合作)和《核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基础》等专著两部,主编《高技术辞磐》激光技术部分,译著两部,论文报告六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