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夔,生物无机化学家,1928年5月7日出生于天津市,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9。1952年在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3—2000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任教。曾任药学系主任、药学院院长。1987—1991年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1998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部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化学生物学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化学部常委会副主任,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王夔在20世纪50年代用配位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用有机试剂的结构与爷析功能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离子水解聚合反应的络合隐蔽。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用配位化学理论和方法探索无机物的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与生物无机化学主流思路不同,他的课题组致力于把生物无机化学从传统的分子层次的研究提升到细胞层次。为此,他们建立了一系列实验方法去跟踪在细胞对无机物做出的应答过程中的化学事件和化学反应。用这些方法,他们系统地研究了几种无机离子与细胞和细胞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测定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探索事件间的关系,阐明金属离子的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他们从所得实验结果总结出细胞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开拓这一新领域做出贡献。 他们证明金属物种跨细胞膜转运是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过程取决于金属物种分配,而物种的分配又决定于共存的配体和介质的条件。他们阐明了金属离子在质膜上的结合可能引起的三种后续变化:①引起膜分子构象改变、聚集态改变、分子间的交联以及脂双层的相转变,导致膜结构改变和通透性改变。②金属离子在膜上的作用引起细胞内远程影响。例如推动细胞信号系统。③证明了金属离子在促进或抑制活性氧物种的形成、转化以及对质膜抵御氧化能力等几种作用中表现的双向性,阐明其主要机理。发现某些金属离子影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的双向性,并阐明了其作用机理,包括催化二磷酰甘油酸水解,引起蛋白链构象改变和可能发生的Ve2’被氧化成Fe3’。发现金属离子对于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形成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的影响。证明细胞对金属离子的应答是多靶系统的、多途径的和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以及细胞应答对浓度的依赖关系的非线性和双向性。他们还以不同金属离子与Ca2’,眦卜,和re3’/Fe2’的化学行为的相似与偏离来解释它们的生物效应,从而能够解释对不同金属离子的生物效应的共性和特性。 他们还把细胞无机化学概念和方法用于研究病理、药理和毒理过程: (1)发现大骨节病的发生过程是外源性自由基源引起软骨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细胞外基质异常和由此引起矿化异常的过程。 (2)研究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实验证明反应过程起于自由基引起胆红素氧化聚合、聚集,然后钙化,再经与黏蛋白缠绕二次聚集,随后脱水成石。 (3)研究顺铂及其类似物的抗癌作用和毒理作用的细胞化学过程,证明细胞内存在有DNA以外其他靶分子,根据对与膜、细胞骨架、胞浆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提出细胞整体应答过程的机理,解释配合物结构与活性及毒性的关系。 (4)研究稀土生物效应的细胞无机化学。发现:①稀土阳离子诱导细胞膜打洞,增加大分子的跨膜转运速率。利用它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可以提高胰岛素的经呼吸道摄入;②稀土具有类似磷脂酶C的作用,促使磷脂酰肌醇水解,由此启动细胞信号系统;③阐明自由基的产生、转化,低浓度稀土离子的抑制作用和高浓度促进的机理;④稀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性聚集的作用机理;⑤稀土对于微管形成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的影响以及⑥稀土的跨细胞膜转运的多途径机理。上述研究为解决稀土农用安全性评仂[和使用方法的指定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5)研究作为磷酸根类似物的钒和砷化合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与钒化合物治疗糖尿病和砷化合物治疗白血病的疗效与毒性和结构及性质的关系。 王夔在过去近50年中,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专著6种。他的研究组曾获教委(教育部)和科学院科技进步奖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