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隆飞

        阎隆飞,生物化学家,1921年10月26生于北京。1940年9月人北京燕京大学生物系,1941年燕京大学被迫关闭后1942年转到抗日大后方,人陕西城固西北大学生物系继续学习,于1945年6月毕业。1946年夏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家汤佩松教授学习(当时他任清华大学农学院院长),1949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自1950年起一直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0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兼职教授,1980—198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作访问学者,兼任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及农业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植物生理生化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及《科学通报》副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自然科学进展》、《植物学报》常务编委,《植物生理学报》编委等。
        阎隆飞热爱科学教育,始终以科学的思维、精辟的见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投人工作,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成绩卓著,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1947年,阎隆飞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在从事光合作用Hill反应时,发现高等植物菠菜叶绿体中存在与血液中相同的碳酸酐酶(见《中国生理学杂志》18卷1951年),这是植物中存在碳酸酐酶的最早发现,此项研究结果被摘人Boyer主编的“The Enzyme"第5卷,并被美国宇航局刊物NASASP—188(1969)所引用,宇航局曾将植物碳酸酐酶用于宇航舱中,作为生命保障系统,维持气体平衡。1962年,他研究植物呼吸代谢时证明水稻幼苗中存在乙醛酸循环。1963年,阎隆飞发现在高等植物中存在类似骨骼肌的收缩蛋白(1965年以英文发表于《中国科学》),这一新的发现,在国外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并得到国外科学家的证实和广泛引用。如耶鲁大学Galston等以同样的方法证明豌豆卷须中存在有收缩性的ATP酶,并被Hepler及Palevitz的《微管与微丝》一文和Lloyd的《TheCytoskeletoninPlantGrowthandDe-velopment》一书引用。当时,高等植物收缩蛋白在国际上尚无人研究,阎隆飞教授认为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祖先,收缩蛋白是生物运动的物质基础,高等植物与动物虽然有巨大差异,但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也有运动现象,因此也应当存在类似动物的收缩蛋白。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克服实验上的各种困难,终于在1963年发现高等植物的收缩蛋白即肌动球蛋白的存在。1988年,美国戈登(Gordon)学术会议植物细胞骨架细胞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主席帕拉维兹(B.A。Palevitz)教授在开幕式中指出:阎隆飞于1965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的《高等植物中的收缩蛋白》一文是高等植物中存在细胞骨架的首次发现和第一个证据,予以高度评价。
        十年动乱,北京农业大学遭受严重摧残。此项研究工作于1980年才得以恢复,自1982年起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该研究室用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电镜等技术充分证明,组成细胞骨架微丝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其结构和功能均与肌肉肌动蛋白十分相似。从豌豆卷须、洋葱鳞茎中纯化得到的肌球蛋白是由2条重链及4条轻链组成,亦与肌肉肌球蛋白相似。说明动物、植物的运动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阎隆飞教授的大量工作证明了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是细胞质流动和花粉管生长的动力。他们从玉米花粉中纯化得到较大量的肌动蛋白,在电镜下观察到花粉肌动蛋白能在体外聚合成微丝。用免疫化学法证明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均定位于花粉管的微丝中,花粉管中的细胞质流动的动力来自微丝,并非微管,花粉管的顶端生长来源于胞质流动,肌动球蛋白的凝胶化与溶胶化在胞质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EDTA、氯丙嗪等能抑制细胞质流动,表明钙离子与钙调蛋白参与胞质流动的控制,植物细胞运动的机理可能与动物的平滑肌相似。他们还观察到月见草花粉管及水霉菌丝中的细胞器运动也靠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已用显微录像机录像分析并进行了人工模拟,结果表明,细胞器运动是在肌球蛋白的推动下沿肌动蛋白丝进行的。
        阎隆飞还重视细胞骨架的基础研究与实际的结合。1986年他们证明玉米雄性不育花粉中的肌动蛋白含量比可育花粉显著降低。1993年他们从豌豆卷须克隆得到肌动蛋白基因,其DNA序列与动物肌动蛋白完全相同。1997年他们构建了肌动蛋白反义基因,转入小麦后可抑制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使小麦花粉中肌动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形成雄性不育小麦植株。现在在科技部转基因植物研究专项及863高技术项目支持下培育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杂交小麦育种提供亲本,此项研究结果可望大大提高小麦产量,赶上杂交玉米和水稻。1997年他们从猪血浆及玉米花粉中纯化得到凝溶胶蛋白(gelsolin),为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质;以后并克隆得到绒毛蛋白(villin)基因,为凝溶胶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凝溶胶蛋白基因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有关,他正与其研究生进行研究。
        阎隆飞曾在国内外发表有关细胞骨架、光合作用及代谢方面的论文200余篇,主编过《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教科书,《分子生物学》一书曾分别在1993年(第一版)、1997(第二版)两次被评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并在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1997年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奖等;先后培养了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30余人。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