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和,药学家,1937年9月8日出生于江苏扬州。童年在上海度过,先后就读于上海私立培蒙小学和上海私立复旦中学。1950年回扬州就读于扬州市新华中学。1954年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药物化学教研室和有机化学教研室任助教,在李钧副教授指导下从事有机合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了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在此期间发现了羟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不正常对甲苯磺酰化反应,为在这类杂环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取代基开辟了途径。1964.年考取了著名有机化学家王序教授的研究生,从事硫代糖的合成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科研作风等诸方面都得到了严格的训练。1967年研究生毕业后,正值“文化大革命”,他随学校赴江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一切科研教学都处于停滞。1978年后才逐步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工作,但十年的封闭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国际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差距。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一批科学工作者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他在1981年通过国家教委出国人员的选拔考试,进入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参加了S.Hecht.教授研究组的工作。在美国工作期间,一心希望学习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和知识,回国后能有所借鉴,因此日以继夜的工作,终于有了一些收获。先后参与完成了博莱霉素A,甙元部分和博菜霉素A2的全合成,寡聚核苷酸的合成及其与博菜霉素A,相互作用的研究。1983年回国后在王序教授领导下的核酸化学研究室工作,并兼任药学系副主任,从事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研究,先后完成了环腺苷酸(CAMP)和阿糖腺苷酸的合成。1984年王序教授不幸去世,在核酸化学研究室全体同志的支持下,他承担了研究室主任的工作,并逐渐形成了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方向,用化学的手段针对生物学提出的问题合成小分子,研究其作为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的可能性。这些工作融合了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的进展,使研究室的工作在国内具有自己的特点。1985年北京医学院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改名为药学院,张礼和任药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院长。1987年国家计委在药学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药物的基础研究为目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作为副主任协助王夔教授工作,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成为该室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1990年以后,他担任了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十几年来,张礼和在以下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①发展了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和不同立体异构体的溶液构象研究,系统研究了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发现一些具有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化合物,其中一个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实验。②针对癌基因,设计合成了具有选择性作用的反义寡聚核苷酸类似物和偶联物,以解决这类药物在体内易降解和不易透过细胞膜的问题,其中用异核苷代替正常核苷合成的寡核苷酸有很好的抗酶能力,用信号肽合成的寡核苷酸偶联物有较好的穿透细胞膜的作用。③发展了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寡核苷酸甲基膦酸酯类似物的方法,并用作锤头型酶性核酸的底物研究酶降解机理。发现酶性核酸的底物,在断裂中心引入手性对水解速度影响不大,反应中决定反应速度的是5’一离去基团的离去速度,反应是二价金属对2’一0和5’一0的双离子催化反应。④系统合成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核苷和核苷酸,包括异核苷、氟代异核苷、碳环核苷、C一核苷和核苷酸糖酯等。发现一些具有较好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已申请中国专利二项。⑤合成了一类新的非放射性DNA探针标记试剂。这些成果获1988年日本大谷科研奖、1993年国际药联(:olorcon奖和1994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医药奖。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药学学科召集人,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药物化学杂志》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副主编,亚洲药化学会主席(1998~199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生命有机国家重j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1990年被评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1990年被日本星药科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93年被美国密苏里一堪萨斯大学授予第十二届埃德加‘斯诺教授称号。1995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任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1998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