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良

        孙敬良,运载火箭总体与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7月出生于山东掖县。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飞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现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711工程副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丁火箭总设计师。
        1958年回国后,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火箭发动机系统和理论研究室工作,历任组长、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理论和试验研究。他在总结国外火箭发动机对流换热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准确的传热计算方法,至今仍在应用。他参加研究了发动机直流式喷注器不稳定燃烧现象和隔板型式对抑制横向不稳定燃烧的效果等问题,从而为解决大型发动机燃烧不稳定问题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1965年调至上海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工作,任技术副所长、总工程师。主持研制了“旗三号”地空导弹发动机、“风暴一号”火箭一、二级大型发动机等,均取得成功。特别是70年代初,在“风暴一号”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由于纵向不稳定燃烧产生的大振动多次导致结构破坏,对此,他应用液相分区法提出的直流喷注器S2A方案,使振动值降低一个数 量级以上,突破了困扰该类型发动机研制近5年的重大技术关键,飞行试验成功率达100%。该成果已推广应用于我国同类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1978年,调到上海航天局,任副总工程师、“风暴一号”火箭技术负责人、“长征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在“风暴一号”火箭的研制中,他主持解决了多星引出的结构动力学及分离时碰撞和污染问题,确定了电子设备整机老炼方案,组织并参与技术攻关,大幅度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确保了1981年“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在“长征三号”火箭研制中,除研制成火箭一级发动机外,在攻克重大关键技术纵向耦合振动中提出并主持实施了独创性的全动力系统冷流试验方案,测定了输送系统的固有频率,研制了抑制装置,为1984.年“长征三号”火箭首次成功发射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做出重要贡献。
        1979年,任“长征四号”火箭总设计师。在火箭研制中,提出了总体方案优化设计原则,如选择由两台双向摇摆可贮存推进剂发动机组成的三级动力装置,采用大推力一级发动机,加长一级贮箱、电子设备小型化等,使运载能力超过国外同类火箭的水平。决策并主持实施多项先进技术,组织解决重大技术关键。1988年和1990年该火箭两次发射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
        1991年,任“长征二号”丁火箭总设计师。他进一步将优化设计原则体现为性能、可靠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提出“不单追求个别技术先进,更须确保总体方案优化”的设计思想;强调设计的固有可靠性决定产品质量,坚持设计师系统参与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在研制中采用一系列措施,如通过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等措施避免了加稳定尾翼,对导引系统和关机方程系数进行了优化以提高制导精度,研制了新一代动力调谐陀螺稳定平台。使得该火箭成为运载能力大、人轨精度和可靠性高而单位质量有效载荷发射费用低即经济性好的二级火箭。1992年、1994年和1996年该火箭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再创首发和连续成功的业绩,并受到航天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通报表彰和高度评价。
        孙敬良热爱祖国,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重视培养人才。先后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培养了一大批航天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多次发表科学论著;是首批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是中国工程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