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玠,冶金计算机控制和数模专家,1943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祖籍安徽舒城,1968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钢铁学院轧钢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1968~1973年,刘玠在武汉钢铁公司轧板厂任技术员。1973.197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研修计算机数学模型。1974~1976年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日语,日本东芝电气会社和新日铁大分制铁所研修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学模型。1976~1981年任武钢热轧厂自控车间副主任、计算机数学模型组长;1981~1984年任武钢热轧厂厂长助理;1984。1985年任武钢热轧厂厂长;1985~1993年任武汉钢铁公司副经理;1993~1994年任武汉钢铁公司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1994年至今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玠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978~1979年承担了“武钢热冷连轧机自产钢数学模型”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一米七轧机生产含铜钢的难题,一年可节约资金3446万元。该成果达到国际水平,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1984.年,主持“武钢热轧厂精轧轧制压力数学模型”的研究,成功取代原日本模型,大大提高了热轧厂产品尺寸精度,年创经济效益310万元,该项目获1985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1~1989年,在“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重大项目中,主持并承担了计算机过程控制模型的研制,该项目获1989年冶金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1993年,主持“武钢一米七热轧计算机控制新系统的开发”,承担了数学模型系统初步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解决了设计安装调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国内首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应用软件和数学模型,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几家大公司的技术垄断,并在太原钢铁公司、梅山冶金公司得到进一步应用,该项目获1995年冶金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太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及传动的研究开发”项目,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并领导了武钢3号高炉、二炼钢厂转炉、冷轧酸洗线,太钢1549毫米热连轧机,梅山冶金公司1442毫米热连轧机,鞍钢三炼钢厂2号板坯连铸机、半连轧厂轧制线更新改造,一、二炼钢厂平炉改转炉等十多项重大项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撰写发表专著、论文、技术报告等十余篇(册),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多名,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1994年12月任鞍钢董事长、总经理。三年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改造落后工艺,大力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先后克服了原燃材料、运输等涨价和钢材大幅度降价等各种减利因素121.7亿元,实现利润7.6亿元,上交利税66.7亿元,并做到不欠税、不欠银行利息。三年来,铁、钢、钢材分别比1994,年增产40万吨、15万吨、48万吨,并做到产销率、合同执行率、货款回收率三个百分之百。 三年来,主持调整和修改了鞍钢“九五”技术改造总体规划,由过去片面追求年产1000万吨钢产量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变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集约式增长方式上来。同时,把主要依靠向银行贷款负债搞改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闯出一条高起点、低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新路子。如,半连轧厂改造工程是国家经贸委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双加”工程,国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总投资为75.6亿元,实行工程招标和投人产出总承包,在总体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国产化,使工程造价压缩到50亿元以内。工程已于1997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可望于1999年底建成投产。三炼钢厂2号大板坯连铸机工程仅用18个月时间建成投产,工程投资6.5亿元,比原规划节省3.4亿元,投产后很快就达到了设计水平。 1996年初,他深入邯钢学习考察,提出了淘汰平炉炼钢的落后工艺,提前实现全转炉、全连铸的规划目标,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刻苦攻关,终于实现了利用原有平炉的厂房、部分设备等条件,并在不停产、少减产的情况下,用一年零九个月时间,投资5.2亿元,淘汰了鞍钢有64年历史的12座平炉(年产500万吨钢),改建成为6座现代化水平的转炉,实现了全转炉炼钢。这一成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吴邦国副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家冶金局在鞍钢召开现场会推广鞍钢的经验。目前,鞍钢正在抓紧实施炉外精炼和全连铸等改造工程,预计到2000年,连铸比将达到90%以上,主体技术装备达到当代先进水平,管生产能力达到75%,80%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