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廉,稀有金属和超导材料学家。1940年3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舒兰县。196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金属材料系压力加工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69年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调到宝鸡有色金属研究所。1978年至1981年,由国家教育部派往法国科学院低温研究中心及高场试验室进修,从事超导材料及磁体研究,1990年被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1982年回国后,在“三线”历任科研处长、副所长等职。从1984年以来,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起至今,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攀登计划”的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起,还受聘担任国家科技奖、国家发明奖冶金专家评审会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 30多年来,周廉致力于超导及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及发展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从1968年起,长期从事低温超导材料的基础研究、线材实用化、超导工程应用及高温超导料的研究,是我国超导材料及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他60年代末起从事铌一50w/t钛超导材料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铌钛合金的组织、性能和钉扎机理,创造性提出并采用了最佳时效一形变工艺技术,使铌钛线材的Jc(B)达到国际最好水平。 80年代初从事青铜法铌三锡线材研究,使线材高场下的Jc达国际先进水平,制成的铌三锡磁体达到国际先进(15.2T,4.2K)。他对低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超导界的高度评价,并为国内的受控聚变反应装置、超导发电机、高能加速器磁体、脉冲超导磁体以及实验室用高场磁体等提供了数吨铌钛超导线材及铌三锡长带,为我国超导工程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温超导出现近十多年来,他主持了国家高温超导材料基础和实用线材及块材等多项攻关项目。他所主持的“高Jc的钇钡铜氧超导体材制备技术研究”,创造性地发明了以粉末熔化法(?MP)为核心,以及2lI/011相包复粉制备技术、无坩埚区熔、定向生长工艺等三项明在内的高Jc钇钡铜氧超导体制备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我国独创的熔化工艺,PMP法钇钡铜氧超导体的Jc在’77K,1T下达到1.3×105A/em2,钇(H0)钡铜氧块材的Jc在(70K,T)下达到1.6×105A/cm2,该性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水平,对钇钡铜氧高温超导块材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成果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90多篇。他还系统研究了铋系高温超导体制备过程的化学反应行为及其动力学,1998年,他主持研制的铋系高温超导带材和输电电缆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超导界引起强烈反响,为我国高温超导材料的实用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周廉作为一名稀有金属材料专家,长期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工作,解决了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的高均质锭坯制备工艺、组织性能、加工润滑等许多关键技术,主持领导和参与了许多“九五”攻关项目、“863’’高技术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应用的研制任务,为我国稀有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化工、核电及国防军工等方面的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廉长期活跃在国内外材料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先后兼任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自1988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自1993年)、国际低温工程材料委员会委员(自1983年)、世界钛会执委会委员(自1995年)、国际生物工程材料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自1996年)等职。做为中方负责人,他还领导和参与了中法、中日、中德、中波等多项政府间有关超导及钛合金科技合作项目。近年来,做为主席、副主席,他先后主持了一系列大型国内外学术会议,20多次应邀在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作特邀报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300多篇。 周廉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从1987年起,先后任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陕西师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特别是采取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和高校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他已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数十名,为我国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领域的进步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不少已进入到国家和部、省跨世纪青年人才队伍中。 周廉共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1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鉴于他的杰出贡献,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8)、“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先进个人”(1988)、“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特等劳动模范”(1992)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在成果和荣誉面前,周廉始终以更高的目标、更快的步伐,以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拼搏奉献在科学事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