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嘉,通讯专家,1924年生于北京。抗战期间随父母去四川,就读于扬州中学内迁组成的合川二中。1940年考入西南联大,194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44~1945年在缅甸北部中美英联合部队中任翻译,服兵役至抗日战争胜利为止。1946年到北京大学任助教。194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任助教。1948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于1949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被授予美国欧罗理工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磁科学院院士。自1962年中国电子学会成立至1984年,任微波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后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国际无线电联盟场与波委员会(URSI,(SommissionB)委员兼中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黄宏嘉就从美国回国。1950~1964年在北方交通大学任教,1956~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所兼任研究员、微波传输研究室主任。1959~1964年,任国家科委重点项目“毫米波波导传输”(301工程)北京中心研究室副主任,1964~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1979~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校长,1987年起任上海科技大学(现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301工程是当年聂荣臻元帅亲抓的一个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所等单位与前苏联科学院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黄宏嘉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这个项目,于1964年在北京电子所建成地下1公里介质膜波导与螺旋波导实验线,进行8毫米波传输实验,获得成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和反响。结合实际,黄宏嘉完成了专著《微波原理》,并写成题为“对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的若干理论贡献”的论文,于1965年在前民主德国科学院赫兹研究所召开的“国际高频物理与技术”科学研讨会上宣读。 改革开放后,黄宏嘉经常参加国际学术和科研交流活动,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主题演讲。1982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美国达拉斯由IEEE MTT_S(国际微波学会)召开的“微波三十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中国微波三十年”的特邀主题光纤实践上,他的若干发明在国际上已引起高度重视。美国贝尔实验室对黄宏嘉关于“光纤波片”的思想进行了模拟实验,证实了理论上预见的偏振态转换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8年8月以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研)提出将黄宏嘉的此项发明用于光纤偏振标准。此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