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裕淇,地质学家。1912年10月7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同年任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5年考取英庚款公费留学。1938年获利物浦大学地质系及地理系哲学博士学位后,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简任技正兼研究室主任,兼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冶429勘探队队长,地质部技术司总工程师,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副部长,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科学技术高级顾问,地质调查局总顾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副理事长等。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卷》编委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兼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及《中国地质》(月刊)主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主任,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委员会(ILP)中国国家委员会执行主席,国际岩石圈计划(ILP)III一6项任务主席。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院士),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 程裕淇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变质地质学的主要创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应经济建设的急需,率队详查了鞍山弓长岭铁矿,勘探了湖北大冶铁矿。他从事地质科技工作65年来,在矿床勘查、矿床学及成矿学、变质岩石学及前寒武纪地质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5年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他活跃于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带领助手在变质地质学科学前沿工作,关于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的开创性成果问世。他的科学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矿床和成矿学方面 1939年程裕淇及同事发现昆阳富磷矿床,突破中国沉积磷矿的找矿问题。1982年提出一种矿床分类的新建议。长期参加或领导弓长岭、大冶、白云鄂博等十几个铁矿的勘查、研究和全国铁矿的综合研究(所著《中国铁矿》为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组成部分),指出找矿方向,指导铁矿普查,推动了有关的矿产勘查工作;从研究铁矿类型组出发,70年代后期提出铁矿床和所有矿床的成矿系列的概念和理论。这一概念,已为国内许多同行 所采用,推动了我国区域成矿研究,并在矿产普查实践中得到应用,同时还成为1994年第九届国际矿床成因会议两个重大议题之一,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 2.在变质地质学方面 早年(30年代中后期)程裕淇对苏格兰Bettyhill混合岩区的系统研究,阐明了交代型混合岩的形成机理,开创了国际间这方面的范例。1941年首次发现川西丹巴递进变质带。在1963年出版的《变质岩的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一书(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励)中,提出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的详细分类和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之间过渡类型变质作用的概念,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变质岩的工作方法,指导并推动了我国变质地质工作的发展。后又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矿,同期变质作用的“多阶段变质作用”等概念,以及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质背景分类;首次编制了我国各时代变质岩及变质带分布图,并较详细地阐明中国各时代变质岩系、岩带的特征,从多方面促进了我国变质岩石学及变质地质学的发展。1997年来进行的阜平群变质岩石的熔融实验,印证了近年来关于深熔作用初期以重溶为主(而不是重熔)的论断,揭示了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和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石的成因联系,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3.前寒武纪地质学方面 50年代后期以来程裕淇先后五次主持和参加全国或华北前寒武系全面总结,首次主编1/300万前寒武地质图,推动了全国前寒武纪地质的综合研究(获1982年自然科学一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1985年一等奖和1993年二等奖)。他对山东新泰雁翎关晚太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建造的详细研究,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研究提供了范例。 此外,程裕淇曾长期兼任科技和学会领导,担任一些学术刊物主编,参与国家科技发展十二年及十年规划及嗣后的若个长期规划的制订,前后四次参与领导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地质大会,并四次任大会期间国际地科联(I【JGS)理事会中国首席代表,组织并主持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主持国际间一系列科学计划在中国的实施,主持地质学名词的修订和百科全书地质卷的编写,为推动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程裕淇已发表论文、专著100种以上,包括专著8种(含论文集),其中部分在国外发表。 程裕淇现在每年还进行短期野外地质工作,并开展相应的室内研究;同时,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各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