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莲,无机化学、同位素化学家,190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常熟。1930年获上海光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在瑞典皇家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一年后,任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光华大学教授。1939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青莲是我国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他30年代开始研究硒和铼的化学,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络合物论文。从30年代末在几所大学讲授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稀有元素、络合物化学,编译无机化学通用教材,并培养了众多的无机化学人才,又主编《无机化学丛书》18卷(科学出版社,1982~1998)。他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无机化学的发展,同时对化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参加化学机构的组建工作,1978年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努力完成了系的重建。 1935年初起,张青莲对新发现的重水进行系统研究。当时知道重水的凝固点和沸点都高于轻水,而他首先观察到重水的临界温度反而低于轻水的。这一反常现象促使他深入探索,在测量重水的蒸汽压至230~C时,观察到在225℃有一转折点,由小于轻水蒸气压转为大于后者;于是提出“轻水一重水的密度一温度”状态图,明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又测量了HDO和H’’。O的蒸气压,并观察到雪水中D和180很贫乏。在综合了水的其他存在形式中氢氧同位素丰度的涨落,有如洋水含15610“D,而地面水只含14810。D后,他和H.E.:Riesenfeld提出了轻重水体在地球上分布的理论,主要基于蒸发作用,并以水的“海洋一云一地面水一江河一海洋”循环为标志。这篇论文开创了一门分支学科——同位素地质学。 张青莲于1937年回国后,继续研究重水,取得丰硕的成果,1943年获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术二等奖。抗战胜利后在北京更进一步研究重水,比较突出的成就有重水自凝固点至沸点全温程的密度表,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49);重水在25~C时的7位有效数的密度值;双温交换法生产重水条件下氘的总分配常数。60年代初,他任重水工厂的专家和锂同位素分离工厂的技术顾问,对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化工部授予他全国国防化工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国核学会授予他荣誉理事称号。他对同位素的研究,扩展到其他轻元素,有如锂、硼、碳、氮、硫等,研究其在地质过程中的分馏作用、光谱及化学平衡中的同位素效应、标准样品的研制等。他推行氮一15的生产方法,提供农用氮同位素标准样品系列。并组织轻同位素化学的学术活动。他是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及开拓者。 张青莲自1983年当选为IUPAC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衔称委员后,研究兴趣转入原子量的精确测定,为此组织了无机化学与质谱学两方面的科研力量。他推进质谱学的发展,首任中国质谱学会的理事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致力于长期系统的实验工作,测得铟和铱的原子量,其不确定度为十万分之三。进而采用“高富集同位素校准”法,避免“质量歧视效应”的干扰,测定了锑、铕、铈的原子量,其不确定度仅为十万分之一。这五种元素的原子量值,均经国际原子量委员会评定为新的国际标准,使我国于90年代在这一科研领域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张青莲发表化学论文140篇,主要工作总结于《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五十年》及《又十年》(化学通报,1985,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