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24年8月24日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新会。 梁思礼青年时期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七七”事变后转入天津耀华中学。学习成绩优异。1941年中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43年转入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入电机工程系,先后主修无线电工程,自动控制,以优异学习成绩获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5~1949年入辛辛那提大学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同时做研究工作。其博士论文课题《电磁悬浮超高速离心装置》是美国海军资助,研制成功后被美海军采用测定油漆附着力。于1949年9月底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1950年初梁思礼被分配到邮电部电信研究所搞天线工作,并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广播电台的建设。1955年作为援越专家,援建“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由于出色完成任务胡志明主席亲自接见并向梁思礼等几位专家颁发奖章和奖状。 1956年梁思礼参加了“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参与起草“喷气技术”(即导弹与火箭)部分。随后即被调入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被任命为自动控制研究室副主任,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第一批创建成员中的一员。其后40年梁思礼的全部身心都溶入中国航天事业之中。 梁思礼参加了仿制原苏联1059近程导弹和自行设计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作为“××甲”中近程地地导弹的主要设计师他与同事一道研制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双补偿位置捷联制导系统。甩掉了原苏联的无线电横偏校正系统,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和制导精度,并为此后的地地战略导弹“全惯导化”开辟了道路。他先后参加并领导了13发“××甲”导弹的飞行试验和定型工作。 1966年梁思礼参加了“××甲”导弹和二机部的原子弹头进行“两弹”结合的导弹核武器试验。在协调二、七机部电路图时,为确保安全,他提出在线路中增加一个防静电电阻,双方同意后实施,这是跨部级设计项目中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开端。“××甲”飞行稳定,命中目标,实施核爆炸。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了核大国的行列。 从自行研制导弹控制系统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中,梁思礼初步总结出一些科研设计规律。如必须重视总体、系统的综合工作,要从全局高度去研究和明确规定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其衔接匹配。因此有意识地加强综合研究室的人力和物力,认识到必须重视地面试验工作,加强了综合匹配试验和计算机仿真试验,要求不经过充分地面试验不能上天。1965年经钱学森的倡议,在国防科委召集的各国防工业部门的研究院领导干部会上由总体设计部的孙家栋和梁思礼分别介绍自行研制中总体和系统综合的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后来经总结提高和不断充实完善后即形成现在的“系统工程”的概念。这也是第一代航天人集体实践经验的结晶,梁思礼作为其主要成员之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梁思礼是远程液体地地导弹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工作。1965年在论证该导弹的制导方案时他决定采用气浮惯性平台——集成电路的弹上计算机方案,为我国惯性制导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使计算机能够上导弹,梁思礼和同事们一起改进了制导方程,从系统一级上解决了弹上计算机的难点,用增量型计算机代替全量型计算机,大大简化了计算机的要求,使所用的集成电路数量减半,同时仍能满足系统的总体要求,从而使国产集成电路化的弹上计算机在1971年就成功地上了天。这在全国电子行业中也是首次在重大产品中成功地大规模使用国产集成电路的范例。 在该导弹02批改进设计时,钱学森指示要利用弹上计算机进行整弹的自动化测试。这是一次测试体制的全面改进。梁思礼与同事们一道进行了方案设计,弹上和地面系统的协调,测试程序的要求以及软件和硬件接口协调等工作,使“弹测方案”在02批飞行试验中获得成功。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导弹测试中使用计算机,节省大量地面测试设备,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重要军事意义),而且为今后其他型号的计算机测试打下了基础。 由于梁思礼在我国远程液体地地导弹和运载火箭领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1985年他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70年代末期,梁思礼预见速率捷联惯导系统是一个对中低精度制导系统有前途的技术发展方向,因此积极组织和推动其预先研究工作。90年代以来有三个战术地地导弹以及地空、海防导弹都采用了这项技术储备并取得成功。90年代初他亲自参与并成功地解决了几个战术地地导弹在飞行试验中由于力学环境过苛而引起的速率捷联惯导动态误差这一关键问题,使三个战术地地导弹得以定型。 梁思礼结合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出一套“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和推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措施,使航天产品的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如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自7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成功地将15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天,在国际上赢得很高可靠性声誉。梁思礼的功绩在于把可靠性工作从以数理统计为主扩展到从工程上通过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来提高可靠性。 梁思礼十分重视在导弹工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1981年他担任航天部的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系统(CAMAC)的总设计师,为全部的导弹和卫星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作出重要贡献。为此荣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以来梁思礼通过国内外多次调研考察,在航天部内大力倡导、规划、普及、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的应用。他根据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和航天部的实际,提出走工作站、局域网,用户/月服务器,开放系统和同国际工业标准靠拢的结构体系;组织、指导航天行业CAD一体化框架(AVIMD)的开发和应用。组织CAD/CAM一体化的试点。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方面,他提出航天电子设备小型化、开发ASIC和系统集成发展蓝图的构思。通过十多年工作CAD应用在航天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梁思礼也被誉为航天CAD/CAM的技术带头人。 从1988年起,梁思礼作为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核武器和空间裁军研究组”的成员开始进行核战略导弹和外空武器裁军的研究工作,多次与美国科学院、国际安全和军控委员会(CISAC)对口开研讨会,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1989年联合国在基辅召开的防止意外核发射研讨会。 1994年梁思礼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的副主席,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1996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宇航联第47届大会,会议开得很成功,得到国内外千余名航天界专家学者的好评。 梁思礼自1949年回国后,前7年在无线电信界工作,后40年献身于航天事业,曾历任室主任、所长、火箭研究院副院长,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现为航天总公司科技委顾问,他还是中国宇航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副理事长,中国航天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届理事。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著有《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等论文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