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得

        胡思得,物理学家,1936年3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4年毕业于宁波效实中学,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历任理论部和实验部的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1990年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1994年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1987年任研究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能源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
        1958年胡思得分配到九院理论部工作,在邓稼先指导下.从事金属在高温高压下状态方程的研究。核武器理论设计必需的铀的状态方程参数,被列为保密范围,在国外的文献中找不到,而当时国内还不具备进行实验的条件。他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其他金属材料的Hugoniot曲线,找出其中规律性联系,推出了铀的Hugoniot:曲线走向,同时对托马斯一费米理论进行修正,用巧妙的办法,将这两种数据连接,终于给出了在很大压力范围内铀的状态方程。以后的理论和实验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并且有足够的精度。
        60年代初,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即将完成。理论部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小组,负责联系爆轰实验和生产,胡思得被任命为组长。在邓稼先、周光召的指导下,进行原子弹的公差设计以及公差与聚焦、点火中子数与聚焦范围的理论研究,这是影响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各种公差量的分配和限制,用以指导实验和生产。这些研究成果在第一代核武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63年胡思得率领理论部一批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奔赴青海核武器研究基地,与实验人员、生产部门一起,为迎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做了大量的工作。1965年任实验部理论室副主任,参与含热核材料的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这是为探索氢弹原理而安排的一次基础性实验。
        在青海的实验基地,胡思得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实验和生产现场,了解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接触到很多实验科学家、工艺专家和生产人员,听到他们对理论方案的各种意见。还常常共同设计实验,有时还有机会亲自动手安装和计量实验装置,这对丰富和完善原子弹的公差设计和聚焦理论有很大帮助。
        1967年胡思得回理论部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负责我国某小型核装置的理论设计。研究了关键部件依赖于各种因素的敏感性,并在结构上采取了若干项重要的改进。这些措施在以后的型号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70年代,为配合特殊性能核武器的研究,胡思得负责设计低威力的核装置,并研究低温下辐射输运的特性。在于敏同志的指导下,从理论与大量实验结果的细致对比分析,对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辐射自由程和计算步长与分配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推进了特殊性能核武器的研究。
        从那时起,胡思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近区物理测试诊断的理论设计上。作为多次核试验理论设计方案的负责人,除组织试验装置方案理论设计和为试验提供量程之外,还主持开展论证下列测试项目的理论设计方案:诊断关键区域的温度,测量X光窗口,分析光谱特性;诊断关键区域及辐射自由程;用附加装置测量动作参数,等等。这些工作在我国核试验中均属首次实施,并获得成功,它对深化武器物理的规律性认识,扩大近区物理测试的领域,推动附加装置物理研究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上工作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在此期间胡思得先后担任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专家组近区物理测试专业组负责人和核试验专家组两主席之一。
        1988年他先后与其他同志合作草拟了“关于八五期间我国核武器研究及核试验规划的意见”和“核试验技术研究计划指南”。这两个文件均被上级领导批准认可,对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发展核试验技术起到了推进作用。在这些文件中,他们强调发展减威力核装置的设计技术和测试技术,并且作了具体安排,这对提高设计水平,节省经费,加快进度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胡思得负责组织领导新一代核武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论设计、爆轰实验、试件生产到核试验的实施,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获得重大成果。他们的突破,对进一步提高核武器设计水平,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增强我国自卫核威慑力量的有效性有重大意义。这些工作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特等奖。
        1994年,胡思得出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领导制定了全院的“九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关心人才培养,致力于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办成国防尖端武器研制基地,高科技研究基地和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基地。

京ICP备号
版权所有 何梁何利基金
THE 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